“博士送快遞”揭開三重社會隱痛
2016-11-08 16:08:37 來源:漢網(wǎng)

譚超是煙臺大學一家快遞網(wǎng)點的老板,同時還是延邊大學歷史系博二研究生。從事快遞工作初期,部分大學同學表示了不理解。有人說:真是世風日下,高學歷去送快遞,有什么前途?一些同學自此疏遠我,直至不再聯(lián)系。(11月7日 人民網(wǎng))

這些年,一些高學歷人才從事普通行業(yè)的新聞備受公眾關注,有人贊揚他們接地氣,自食其力;也有人唏噓他們的選擇。公眾有唏噓的權利,但更應該有所思索,挖掘社會隱藏的深層問題。就“博士送快遞”事件而言,其背后就有三重社會隱痛。揭開之后,再去唏噓,或許更有份量,有價值。

第一重,身份固化之痛。該博士從事快遞行業(yè)后,他的很多同學認為高學歷送快遞沒前途,甚至疏遠他。顯然,這些同學對博士身份看得過高,而對送快遞這一職業(yè)存在偏見。其實,這些同學的思維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社會一群人,從邏輯思維上就認定了學歷和職業(yè)這兩者本身的不平等性,說到底還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舊觀念,潛意識里也把職業(yè)分為三六九等,并將這兩者進行所謂“合理”的固定對應。

這種有明顯高低之分的固定對應,其實充滿了狹隘主義的意味。高學歷就該從事所謂的“高等”職業(yè),低學歷只能湊合在普通職業(yè)里,按照這種推論,人們還沒去選擇,嘗試,就被一些已有的標簽一棒子打死,而真正重要的能力和興趣卻沒有展現(xiàn)余地。這實質上是一種思維上“身份固化”的體現(xiàn),而這思維則是“身份固化”現(xiàn)實的映射。在身份固化之痛下,平等的職業(yè)觀會受到嘲笑,人對學歷、職業(yè)等方面的主觀選擇也會被干擾,時間一長,這背后的焦慮不言而喻。

第二重,高學歷者生存之痛。“博士快遞哥”沒有想過學歷與職業(yè)的對等問題,倒不是說他不在乎,而是因為他面臨著更焦慮的問題,就是先滿足自己的正常生活需求,而這關系生存的問題是第一位的。其作為一個博士,也要交學費,更要顧全自己的生活,這要求看似簡單,可到了現(xiàn)實卻分外艱難。

一個博士生,作為一名高學歷者,最焦慮的是基本的生活問題。其想做一個正常的博士生,滿足正常生活,竟要靠送快遞來彌補,這折射出了目前博士生等高學歷者的生存之痛。我國的博士生大多沒有工資,僅靠微薄的津貼維持生活,經(jīng)濟壓力成為他們面臨的大問題。經(jīng)濟壓力不可避免的導致博士生將主要精力放在謀求生存上,從而影響個人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一個國家的高學歷人才最擔憂的是生存,這不單單是打臉,更是隱患。

第三重,貧困學子階層流動之痛。“博士快遞哥”作為一個貧困學子,相比那些在經(jīng)濟上有可依附地方的富貴學子,讀博的境況會更加窘迫。而這窘迫的現(xiàn)狀則是貧困學子階層流動之痛的表征。貧困學子的階層上升通道本就狹窄,而讀書又是狹窄通道中較有希望的一種,可偏偏現(xiàn)實是,讀書通道上也難逃貧困學子的“身份標簽”,進而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阻礙。

而對“身份標簽”的過度在意,某種程度上凸顯了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合理性。社會對各群體之間的實際平衡沒有把握好,相關的傾斜沒有到位,這都加劇了貧困學子階層流動之痛。試想,如果社會能彌補“博士快遞哥”身份的“先天缺陷”,使其擁有可以依托的社會資源,那即使是送快遞,也能實現(xiàn)階層的上升流動,“人盡其材”的愿景也就不是空談。

“博士送快遞”事件給公眾揭開的這三重社會隱痛,個個刺肉,觸動社會神經(jīng)。身份固化、高學歷者的生存狀況堪憂和貧困學子階層流動堪憂,由“博士送快遞”這一個體案例引申出來的這些隱痛,也是社會群體焦慮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唯有正視,敢于觸碰,才不負曾留下的痛覺。(王彬)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