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 記得帶“文明”出行
2016-09-25 23:43:54 來源:漢網

國家旅游局數(shù)據(jù)中心昨天發(fā)布預測,今年“十一”黃金周,全國近一半的人都將選擇外出旅游,同比增長12%;花費更創(chuàng)新高,同比增長13.5%。(北京晚報 9月23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已不再是什么憧憬、向往或難以實現(xiàn)的愿望。“十一”黃金周臨近,我國近一半的人都選擇外出旅游,休閑娛樂是好事兒,可是筆者還想給大家“潑潑冷水”,這個假期,請不要圖一己之快,從而失去文明底線。

每年假期,國內外各大媒體在報道中國游客之多、照去年上升百分之多少多少的同時,就是批判我國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種種不文明行為。比如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隨意插隊、打架斗毆、亂扔垃圾、隨地吐痰、肆意拍照等等,一些大家不太在意的不文明行為,而使整個中國人的形象在國際社會上大打折扣。

“到此一游”式的涂鴉留名陋習,我們一點兒都不陌生,這種陋習甚至讓我們丟臉丟到了國外,柬埔寨吳哥窟、泰國古城、埃及盧克索神廟等地都出現(xiàn)過中國式刻字;大陸去臺灣旅行的游客在大巴車上用掛窗簾的鐵絲,涼襪子和內衣,讓游覽車成了“曬衣場”;更有游客乘坐出境國際航班時,“順”不銹鋼高檔餐具。這些行為著實讓外國同胞“大跌眼鏡”。在國內,“量臭腳”行為在國內各大列車上“久治不愈”。今年7月,在由上饒開往廣州南的G1405次列車上,一名男子脫了鞋,將腳架在別人座位的靠椅上,列車乘務人員出面相勸,卻被男子一頓臭罵。男子的行為引得眾人不滿,許多旅客拿出手機將其不文明的行為在互聯(lián)網上曝光,除此之外,列車上的不文明現(xiàn)象可謂“花樣百出”,臥鋪車里大呼小叫,徹夜聊天,嗑瓜子、扒花生,瓜皮紙屑滿地皆是,洗手盆里撒“童子尿”,泡面盒堆火車連接處等等。有時筆者想不明白,這些不文明者看著衣冠楚楚,在國內工作崗位上也不乏很多成功人士,為什么“放松”狀態(tài)下卻變得如此不堪?

是因為沒有相關的法律政策嗎?自今年5月,國家旅游局規(guī)定中國游客在境內外旅游過程中發(fā)生的因違反境內外法律法規(guī)、公序良俗,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行為,納入“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截止目前被納入全國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的已增至22人。筆者認為,在旅游過程中的不文明行為遠遠不止這22人,若想徹底改變國人出游意識,應從思想教育入手,增強大家的文明消費理念和社會責任意識。同時,增加輿論壓力。這種來自身邊人的監(jiān)督,來自社會輿論的監(jiān)督,在“熟人社會”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事實上,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陌生人社會”的影響。其關鍵就在于,輿論能不能對一些不文明行為,作出有效的反應。只要這種反應是及時的、經常的和強烈的,來自輿論的壓力就一定會有效果。

“禮教恭儉莊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不學禮,無以立身。”文明出行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而是“中國游客”,請大家為了“文明游客”的新標簽,這個“十一”,記得帶著“文明”出行。(賈婉璐)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