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崛起,不妨從正視“差評”開始
2018-06-12 16:49:03 來源:漢網(wǎng)

2600多個展位名茶薈萃,70余場品牌推介會精彩紛呈……日前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茶業(yè)博覽會,不僅是一場世界級的茶葉盛會,也是觀察茶產(chǎn)業(yè)的一扇窗口。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chǎn)與消費國,但茶產(chǎn)業(yè)“大而不強(qiáng)”。萬家中國茶企,利潤卻不及一個立頓。據(jù)了解,我國有900多個縣產(chǎn)茶,各有精品,品質(zhì)都非常好,茶園總面積和茶葉總產(chǎn)量連續(xù)13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始終缺少大品牌。(6月11日 《人民日報》)

茶,既是一種飲品,亦是一種文化。提到茶,不同人均有著特有的認(rèn)知,有些人會想到西湖龍井、信陽毛尖、黃山毛峰、安溪鐵觀音等不同茶名;也有些人會想到普洱有生熟之分,大益、下關(guān)、勐海等茶廠各有千秋,班章、冰島等所產(chǎn)之茶口感各異;還有些人會想到專壺泡專茶,不同茶具的正確操作法,以及哪些茶可以煮著喝,哪些茶喝前不用洗,哪些茶可以搭配著喝等。

在工作和生活中,茶是常見飲品。我國,不僅喝茶的人多,賣茶的人也不少,其中不乏懂茶、知茶甚至專家型茶者。正因如此,茶的市場越做越大,茶的飲法越來越多,茶的種類越來越雜,茶的用途越來越廣。

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來形容我國茶界,一點也不為過!然而,如此繁榮所取得的成績卻不及一個“立頓”,其背后的問題著實不少,如不同區(qū)域、茶廠各自為戰(zhàn),彼此相互攻擊掣肘,華而不實的包裝、宣傳、制品欺騙過多……

不過,問題雖多,均可通過制度、技術(shù)、管理等方式加以糾正,唯獨有一致命傷卻是外在“治療”手段所不能“治愈”的,那便是“容不得差評,聽不進(jìn)批評”。打開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網(wǎng)站,不僅茶類商家,各類商家均容不得消費者的“差評”,逢差必懟者眾,能接受“差評”虛心糾正者稀。

為了“好評”,不少商家還使出了“好評返現(xiàn)”的損招,著實令人不齒。這既是對產(chǎn)品不自信的表現(xiàn),亦是一種商業(yè)欺詐行為,不僅贏得不了消費者的口碑,更是一種自毀長城的愚蠢表現(xiàn)。

拍賣場上,好東西人們競相加價爭搶;商場里,好貨品人們不惜排隊等候。這源自于物品本身的價值,也得益于它們確實滿足甚至超越了消費者對物質(zhì)和精神的需求。而建立如此“成就”的前提,無外乎對做好一項事業(yè)的孜孜以求、匠心獨運、千錘百煉以及百折不撓的精神和行動。

問題是進(jìn)步的方向,“差評”是精益求精的“良藥”,正視它們,接受它們,修正它們,會讓我們越做越好!誠如漢武帝頒布罪己詔,唐太宗重用諫臣魏征,正是因為他們能接受批評、改正錯誤,方讓國家日益繁榮富強(qiáng)。

《錢氏家訓(xùn)》有言:“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分則鬼神無權(quán)。”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做成大事業(yè)的順序,先做好人,而后方能做好事。對于茶商而言,茶品如人品,預(yù)要做好茶、樹品牌、永不衰,必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表里如一不忘初心,做到懸崖勒馬亡羊補(bǔ)牢。

海爾沒什么了不起,只不過砸掉了“問題”冰箱,堅持質(zhì)量第一;豐田沒什么了不起,只不過召回了“問題”汽車,承認(rèn)錯誤并加以改正。對于茶商而言,品牌崛起之路,不妨從正視“差評”開始,不再拒絕、回避問題,善待“差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堅持品質(zhì),專一而為,初心不改。如此,距離好口碑、大品牌必將不再不遙遠(yuǎn)。(程彥暄)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jìn)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