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厚德,如何載動起人生?
2016-09-05 09:08:38 來源:漢網(wǎng)

近日,一段“小區(qū)內一對男女毆打老人”的視頻在網(wǎng)上流傳,網(wǎng)友稱事發(fā)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興安花園小區(qū)內,打人者是被打老人的兒子和兒媳。林西縣委宣傳部回應,打人的夫妻分別就職于林西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和醫(yī)療保險管理局,目前已經(jīng)被停職,當?shù)丶o委已介入調查。(搜狐網(wǎng))

孝愛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孝順是中國傳統(tǒng)的美德。孝敬父母長輩之人,歷來被人所稱頌,反之,不孝者將被世人所唾棄。林西縣毆打老人的一對男女之所以被諸多網(wǎng)友口誅筆伐,是因為他們喪失了為人立身的根本,喪失了作為子女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試問,沒有了“孝”的人生,他們還能走多遠?

“孝,德之本,善由所生”。孝是為人立身之根本。人之德,在于心存孝心,善待父母,孝順長輩,關愛老人。德為人的立身之本,天無德,則四時失序;地無德,則五谷不生;人無德,則眾人惡之。人生在世當以德為重、以孝為本。從秦漢開始,“以孝選官”就成為選拔人才的有效途徑,而現(xiàn)在我國也對國家公職人員的道德考核有明確規(guī)定,《公務員法》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對公務員的考核,按照管理權限,全面考核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廉”。德被排在第一位,足見公務員對品德的要求之嚴。孫某夫妻二人作為國家公職人員,公然毆打老人,不但敗壞道德,而且違法亂紀,損壞了公職人員在群眾中的形象,于德于法都應嚴懲不貸。當然,他們二人在失去了孝與善的同時也將失去為人立身的的根本。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是社會責任意識的源頭。千經(jīng)萬典,孝義為先。孝乃人之大節(jié),孝為萬善之本,百行之源。孝要時常感念父母的生養(yǎng)之恩,父精母血,十月懷胎,從呱呱墜地,咿呀學語到長大成人實為不易。父愛高如天,母恩深似海。侍奉雙親、贍養(yǎng)父母,是為人子女最基本的責任,定當厚養(yǎng)薄葬,養(yǎng)老送終。孝也是天下為公的社會責任意識的源頭。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以待己父母之孝心去對待別人的老人,己所欲則必施與人。須知,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每個公職人員必備的品質。而連自己的母親都能大打出手的人,何談天下為公?何談為民服務?因此,孫某夫妻二人也將在人民公仆的道路上舉步維艱、窮途末路。

“厚德載物仁為首,上善若水孝在先”。孝是和諧社會的基石。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孝的實質是愛與敬,愛護父母長輩、尊敬他人。一個心存仁孝的人,是懂得感恩的人,是懂得奉獻的人。一個心存仁孝的人也定會關愛天下老人,使之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人生在世,莫以善小而不為,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我想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像孫某夫妻二人這樣失去起碼的道德底線,失去了“孝”的人生,還能走遠嗎?(文/實秋)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