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理性看待“女大學生扶老人被訛”事件
2015-09-23 08:44:26 來源:漢網(wǎng)

9月8日起,安徽淮南女大學生扶老人事件歷經(jīng)一波三折。9月21日,人民網(wǎng)從淮南警方獲悉,經(jīng)警方多方調查取證,認定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學生騎車經(jīng)過老人時相互有接觸,女大學生承擔主要責任,老人承擔次要責任。(9月22日 新浪新聞)

尊老愛幼、相互幫扶本是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我們祖先開始,一代代華夏兒女由小孩到老人,無不履行著扶危濟困、慈悲善良、助人力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然而,近年來,南京彭宇案、重慶萬鑫案,天津許云鵬案、……等等一系列的案件接鍾而出,無不刺激的每一個人的神經(jīng)線,讓扶不扶一詞在次成為了社會的焦點。近日發(fā)生的“女大學生扶老人被訛”和先拍照再救人兩起事件,更是將輿論場的焦點引爆,引發(fā)了大眾對扶不扶話題的熱議。

老人跌倒了,上前扶一把,原本屬人類受同情弱者憐憫本能驅使的舉手之勞,如今卻成了需要思慮再三的一道難題,甚至極有可能釀成出力不討好、救人反被訛的風險之事。究其原因,既不能將其簡單地歸咎于人們的冷漠與無情、社會成員之間缺乏信任,也不能僅僅歸咎于不法分子的“碰瓷”行為之猖獗,而應該綜合理性加以加以考慮、加以解決,只有這樣,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抓住事物的“七寸”。

筆者認為,今后,應該多角度、理性的看待此次“女大學生扶老人被訛”事件,既要大力倡導社會的互幫愛心和道德觀念,充分保護好心人的合法權益,又不能讓一些人穿著“好心人”外衣招搖撞騙,更不能讓一些不發(fā)分子逍遙法外,任由“碰瓷”行為一而再再而三的傷了大眾的心。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社會的主流道德觀是好的,我們不懷疑社會上確有很多好心人,在遇到老人摔倒時會及時上前扶起,更不否認有好心群眾,在扶起摔傷老人的同時,還會熱心將其送醫(yī)并為其墊付藥費,更愿意看到社會上有更多這樣的道德正能量。

其次,我們不同意一些所謂“好心人”本來自己犯了錯反而“空口說白話”,欲掩蓋自己的丑陋行為、逃脫法律的制裁進而打著“好心人”旗號責怪于老人,以“好心人”的外表虛偽博得大眾的同情,激起大眾的憤怒,進一步丑化困難老人的形象,扭曲大眾對一些需要幫扶老人的看法,進而影響整個社會對扶不扶問題的態(tài)度。此次“女大學生扶老人被訛”事件的出現(xiàn),正說明了隱瞞真相、“惡人先告狀”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遲早會給出一個真相。官方最終的蓋棺定論也充分說明了這點。

最后,我們也堅決反對個別老人有“碰瓷”行為,甚至自己不慎摔倒反訛詐扶起自己的好心人,這樣的行為也是必須加以制止的。倘若老人并非好心人所撞只是為了訛錢,那么,你真的該為自己又拉低了社會道德底線而懺悔;同時,我們還要警惕一些不發(fā)分子,利用大眾的同情心理和道德觀念大肆敲詐我們一些好心人士,對于這些不法分子,我們要采取有力措施避免不法分子“發(fā)功”,堅決下重錘予以打擊,實現(xiàn)不敢碰瓷、不能碰瓷的功效。

孟夫子曾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間有情,大道有愛,雖說是有些坑蒙拐騙存在,可是真愛卻一直存在。只要我們能從點滴做起,自覺維護社會的道德和正義,只要黨和政府能夠拿出行之有效的舉措,那么,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就一定會永存,我們也定能走出當下“扶不扶”的困境。(陳宇航)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