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公務員遭三行業(yè)“爭搶”值得警惕
2015-04-27 13:34:12 來源:漢網(wǎng)

媒體報道,由于公務員辭職意愿增加,一些企業(yè)甚至開始托獵頭尋找離職公務員。為何離職公務員受到如此青睞?記者發(fā)現(xiàn),除了工作作風嚴謹,組織管理能力強之外,熟知政府流程、辦事風格,掌握政府部門的人脈資源,讓離職公務員成為房地產(chǎn)、金融和互聯(lián)網(wǎng)三大受政策影響最強的行業(yè)所爭搶的對象。

該報道分析,離職公務員遭“爭搶”,反映出官商關系不正常,值得警惕。筆者認為,離職公務員隊伍中遭“爭搶”的必然占很小比例,該報道不應該以偏概全。其次,公務員遭“爭搶”是否就能反映出官商關系的不正常?筆者持否定態(tài)度,正如報道前面所說:“離職公務員工作作風嚴謹,組織管理能力強,熟知政府流程、辦事風格,掌握政府部門的人脈資源。”對于離職公務員的諸多特點,為何該報道只拿離職公務員有人脈資源“說事”?

該報道繼續(xù)分析:企業(yè)和離職公務員的“情投意合”,從側面反映了行政體制改革的緊迫,簡政放權還有太多的文章可做、功課可補。這個分析仍然是用部分離職公務員代替了整個離職公務員隊伍,并且不負責任的將企業(yè)與公務員的“情投意合”和行政體制改革進行關聯(lián)。當前離職公務員以年輕群體居多,對于該年輕群體,他們豈能掌握大量人脈資源。此外,該報道分析:企業(yè)“爭搶”離職公務員是基于政策就是效益、關系就是利益的格局,是出于利用各種非市場性資源、非公平性手段、非競爭性方式讓企業(yè)處于市場競爭的制高點的目的。這讓筆者聯(lián)想到辜鴻銘在北大任教的故事。辜鴻銘梳著小辮子進課堂,學生們哄堂大笑,辜平靜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學生們聞聽此言一片靜默。該分析亦是如此,作者用過時的思維思考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的政商關系,倘若企業(yè)爭搶離職公務員全是因為他們尚有“余溫”的資源和關系,那在職的公務員豈非更是企業(yè)的“香餑餑”?那企業(yè)何必去舍本而逐末呢!

筆者認為,公務員群體,尤其是基層公務員群體背負了太多的非議,作為媒體和記者更應該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進行報道和分析。中國現(xiàn)有公務員約為700萬,基層公務員占比約60%,在此次離職的公務員中主體為80后,這也說明了絕大部分的離職公務員為基層公務員群體,他們工作的年限較短,自然就不可能擁有多少人脈資源。該報道用部分代替整體進行不公正的評論和分析,只會給公務員隊伍和群眾造成更大的誤解。

最后,該報道提出:如果政府行為很規(guī)范,行政放權已經(jīng)全部到位,一些官員不能再隨意動用和支配手中的資源,而是一切依據(jù)法律和市場規(guī)則辦事。那么,企業(yè)也就不需要只有“人脈資源”和“人脈關系”、卻沒有管理企業(yè)能力與水平的人。基于這個結論,企業(yè)爭搶離職公務員只是因為其手中的“人脈”,而離職公務員除了“人脈”之外就完全達不到企業(yè)的要求,這是否說明該報道前面關于公務員工作作風、組織管理能力和熟知政府流程等方面的優(yōu)點都是錯誤的呢?何況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法治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形式,有權亦不可能“任性”,該報道的作者何苦還停留在“過去時”,讓“無形的辮子”繼續(xù)影響自己。(扎西)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