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考試”能否成為“清官”的“伯樂”?
2014-07-21 12:28:21 來源:漢網
“不過關就暫緩任用”,如此具有“殺傷力”的廉政法規(guī)知識考試在陜西、甘肅等地正全面鋪開。不久前,甘肅白銀市有138名干部因為考試成績不滿60分而被取消考察任用,其中縣處級干部21人。截至6月底,陜西共有345人因成績不合格被暫緩提拔。廉政能否“考”出來?因為一場考試就暫緩干部任用,會否太過武斷?(7月21日 人民日報)

陜西、甘肅等的這一做法有利于打破傳統(tǒng)而陳舊的反腐宣傳教育模式,讓以往僅僅“寫寫思想匯報、弄弄總結材料”就可以體現(xiàn)廉政的做法一去不復返,在廣大干部中弘揚全面學法、遵紀守法、廉潔護法的良好風尚。但是,在肯定該做法積極意義的同時,也必須看到,單憑一場考試就斷定干部廉政與否并以此作為干部提拔任用的標準卻未免顯得過于草率了。

考試似乎成為了當前各種選人任用的一種必要手段,逢進必考,現(xiàn)在提拔也要考試,無論是選人用人都要通過考試。干部任前須測試廉政知識,這樣的規(guī)定出發(fā)點肯定是好的,可實際效果如何恐怕很難說。“一考定終身”從來就不值得提倡,更何況還是領導干部提拔任用這樣的大事!一場考試,也許可以多少反映一點領導干部的廉政意識,但畢竟有限??荚囘@東西,特別是對某些條條框框的測試,考的是記憶力,完全可以靠死記硬背應付。考前積極復習幾天、臨時突擊一下,說不定就能考出個好成績。

說的好未必做的好,考的好也不意味著道德好,以考試成績確定道德優(yōu)劣。退一步講,假設所有廉政考試的成績優(yōu)異者都是廉政的好干部,那么,這一次考試評價的有效期是多長?是否一次考試后就成為“免檢產品”?邁過“廉政考試”的“門檻”后,如何強化對干部的考核確保延長他們的廉政“保質期”,使他們始終保持廉潔從政的傳統(tǒng)呢?換一個角度看,當所有的干部都通過學習經受住了“廉政考試”的洗禮,那么再以考試成績作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據和標準還有多少積極意義和價值呢?

“廉政考試”是完善反腐廉政體系的一次有效的嘗試,可僅有考試又是不夠的,要成為“清官”的“伯樂”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探索。清官不是“說”出來的,更不是“考”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認定領導干部清不清、廉不廉,不能聽他說什么,更不能看他廉政測試能考多少分,而要看他的實際行動、看群眾對他滿意不滿意。(文/曾小明)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