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別把中日民間情緒推入死胡同
2013-11-27 20:26:15 來源:

9月的到來給中日關系增添了許多復雜的記憶。從1931年9月18日起的14年,是中華民族苦難史上永不能磨滅的悲慘歲月。然而,又是在1972年的9月,中日恢復邦交,兩國關系重新撥云見日。

但是去年9月,中國民眾在多地舉行了抗議日本“國有化”釣魚島的游行示威,這成了中日關系在這個敏感月份的最新印象。事后有媒體發(fā)布民調顯示,中日國民對對方的好感度都降到了復交以來的最低值。

二三十年前,中日關系的民間基礎并非如今天這般。其一,當時中國的海上硬實力遠未到達地圖上中國版圖的邊界,中日在主權上的爭端自然沒有現在激烈,比如當年參與保釣的人士絕大部分來自香港和臺灣。其二,日本當時的經濟如日中天,政界人物無需反復利用靖國神社來借題發(fā)揮,炒作民族主義情緒。中日歷史觀雖有差異,但也遠未如今天這般顯著。其三,上世紀80年代,在中國發(fā)展缺乏資金的情況下,日本提供了長期低息貸款;隨后又于90年代初,日本在西方七國中率先解除對華制裁,善意的舉動必然迎來善意的回應。其四,中日民間交往非?;钴S,中國不少城市都有中日友好林。

然而短短十幾年間,中日民間對彼此的態(tài)度陡轉直下,這很值得反思。除了國家層面的因素之外,媒體在惡化民間情緒方面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日絕大多數國民都沒有去過對方國家,對彼此也缺乏了解和認知,可以說關于對方的印象一部分來自歷史教育,更多的則是來自于媒體傳播。

在中國方面,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缺乏對日本的正面報道,很多消息和分析渲染放大了日本對華的“陰謀戰(zhàn)略”。另外,各種版本的抗日雷人劇近年來反復播放,荒唐地解構歷史。在日本方面,宣揚中國經濟崩潰論的大有人在,有些報紙以此為寶,連篇累牘。另外在2005年和2012年中國民眾舉行涉日抗議游行的報道中,忽視了理性適度的原則,反復播出一些中國民眾過激行為的畫面,強化了日本民眾對華負面印象。

中日民間情緒似乎到了無解的程度,走進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怪圈。但是無論中日的民眾是否真的對對方“恨之入骨”, 不可忽視的事實是,中日雙方早已經成了緊密的共同體。破壞對方的國民感情最終會連累到雙邊經貿活動。今年1-8月中日雙邊貿易額大降8.5%就是個明證。這種“雙輸”結果是中日雙方樂于見到的嗎?

有人說,中國只要國力強大到日本可以“臣服”的時候,中日關系自然就會好了。這種危險的邏輯過于看重權力的作用,而且把所有事態(tài)好轉的希望交給時間,本身就是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中日關系的前途和基礎仍然基于兩國的國民。正是當時中國近20年以民促官的努力,才構筑了中日復交的堅強民間基礎。解鈴還須系鈴人,媒體應當為緩和民間情緒擔負更多的責任。

中日雙方仍有不少地方值得對方學習,更有不少領域值得雙方開展合作。媒體應把這種善意傳遞給對方。碰到兩國民間情緒高漲的情況,媒體更應當學會克制和理性,適當降溫,防

止兩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影響到官方決策,而把政策選擇空間越擠越小。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