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為媒”的愛情更值得尊重與祝福
2018-07-19 14:46:43 來源:漢網(wǎng)

韓慶玉今年54歲,是恩施州鶴峰縣公路局的一名職工,2016年初,被派往鶴峰縣走馬鎮(zhèn)紅土村,開始扶貧之路。在扶貧工作中,與同樣離婚單身46歲的貧困戶于冬之認識,經(jīng)做媒介紹,相互熟悉起來。漸漸地二人互生好感,決定走到一起,2018年元月,二人在縣民政局拿了結(jié)婚證。(7月17日 荊楚網(wǎng))

無獨有偶,從陜西省榆林市扶貧女干部閃婚男貧困戶,到湖北省恩施市扶貧男干部閃婚女貧困戶,同樣以“扶貧為媒”的愛情故事,因其男女主人翁的特殊身份,再一次成為輿論關注的“主角”,引發(fā)公眾熱議。

究其扶貧干部與扶貧對象結(jié)婚被關注的焦點。無非是扶貧干部與貧困戶,在世人眼中不對等的身份關系。說到底,還是“門當戶對”的婚戀觀在作崇。而細看報道,扶貧干部韓慶玉因離異一直與女兒生活在一起,因女兒年幼加之工作繁重,打消了重組家庭的念頭。而正是因為韓慶玉深入貧困村,深入群眾,其“年紀大,勁頭不輸年輕人”的拼勁和認真負責的干勁,讓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成就了這起“村民牽線、扶貧做媒”的“扶貧佳話”。

不論是女主人翁于冬“他這個人吧,比較踏實,去我家問信息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他很過細,最開始的時候也沒想那么多,只是心里覺得他是個好干部。”的“第一印象”。還是韓慶玉說:“扶貧扶的是感情,感謝精準扶貧工作,讓我再次收獲了愛情和親情,不管別人怎么看我們,我們都一定會把這段感情堅持下去。”的“愛情表白”。都讓公眾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扶貧干部,對感情與家庭的執(zhí)著與堅韌、對工作與事業(yè)的責任與擔當。

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每對夫妻的相識、相知、相愛本是緣份。其實,朋友介紹也好,扶貧為媒也罷,都不過是相識的一種方式。而不論是“八年抗戰(zhàn)式”戀愛也好,還是短短數(shù)月 “閃婚”也罷。“婚姻如鞋,冷暖自知”都不過是個人的人生選擇。而“扶貧為媒”傳遞著扶貧路上滿滿“正能量”的愛情故事,更值得尊重與祝福!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扶貧干部閃婚女貧困戶,讓更多貧困戶看到了自強不息的力量,不論是貧困也好,疾病也罷,只要自己不等不靠,努力奮斗,一樣可以收獲愛情與幸福。每個奮斗的人生都值得被尊重與祝福,讓奮斗點燃真愛,綻放幸福的光芒。(王鳴鏑)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