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著肚子喊好”的典型不是“好典型”
2016-06-01 10:08:01 來源:漢網(wǎng)

2014年底,賈海霞、賈文其兩位殘疾種樹老人被評為當年度“感動河北十大人物”之一。各大媒體來采訪的多了起來,漸漸地,他們就成了“身殘志堅、植樹造林”的典型。2016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旗下的GBS工作室以他們?yōu)轭}材制作了一則短片,在Facebook、Youtube等平臺累計播放破百萬。如今,河灘上樹木成林,賣出去少說也能有十幾萬元錢,也常有樹販子來找他們,可他們卻不敢賣了。(5月31日澎湃新聞)

從默默無聞到一夜成名甚至“火遍全球”,“互為手眼”種樹十多年的賈海霞、賈文其殘疾老人,無愧于“身殘志堅、植樹造林”的典型稱號,無愧于贏得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只是,由于“典型”的“光環(huán)”太耀眼,已經(jīng)令兩位老人“犯難”了:“說老實話吧,我們現(xiàn)在對媒體也是挺反感的,現(xiàn)在報道一次,相當于給我們頭上戴了一次緊箍咒。全世界都知道了,你說你要賣樹,你咋賣?別說我們不敢,就是(我們真敢)賣,別人也不同意啊。”

本來老人種樹的初衷是為了“致富”,當初與村委會簽訂的協(xié)議上也清清楚楚地寫著:“自己處理樹木,收入歸自己所有。如果被洪水刮了,村委不賠償任何損失。”可如今,經(jīng)過多年的付出,樹終于長大了,只要賣掉一些樹,貧困的生活就可以有所改善。誰想到,由于成了“典型”,就被“供”了起來,樹販子來了也不敢賣了。甚至連河灘上的樹,只要發(fā)大水,馬上就刮完了,卻也不敢賣,只能“就這么耗著唄。”

明明是自己辛苦種大的樹,為什么就不能賣?在有的“領(lǐng)導”和村民看來,沒出名之前,樹是他們自己的,但出名后就不是了。賈海霞說,鄉(xiāng)里的干部找他們談過話:“說弄不好了是你們的事,弄好了大伙都沾光。”所以他們要真想賣樹,鄉(xiāng)里和村里也都存在不少阻力。“我們現(xiàn)在就是‘餓著肚子’喊好。”賈海霞揮揮手。

“餓著肚子”也要“喊好”,這樣的“典型”樹給誰看?試問,

“樹典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為了“學習”,為了“推廣”?還是為了“好看”,為了“政績”?有些典型樹起來了,卻也被道德綁架了,被過度拔高的期望“框”住了,似乎成了“典型”就該不食人間煙火,“談錢就俗”。

習近平同志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并強調(diào)“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關(guān)鍵在人,關(guān)鍵在思路。”

保護生態(tài),建設(shè)美麗中國,不僅需要“典型”的感召,更需要眾人的參與。既然保護生態(tài)與發(fā)展經(jīng)濟并不矛盾,就不要人為地制造“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選擇,既然樹典型是為了學典型,就應該讓“樹起來”的典型“活下去”,而且“活得好”,才有更大的說服力、吸引力,才能讓保護生態(tài)成為一種“群眾行動”,一種“時代風尚”。(李蓬國)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