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費衡量是否貧困,讓助學金失了“人情味”
2015-10-15 14:23:33 來源:漢網(wǎng)

這兩天,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的一條新規(guī)引發(fā)討論:“學校發(fā)布了過去15天學生在食堂的消費記錄,餐費平均值在年級前10%的同學,將取消貧困生資格。”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學生們進行推算得出:想要獲得參評國家勵志獎學金或者助學金的學生,女生中晚餐的消費要低于6.2元,男生要低于7.2元。(10月14日央廣網(wǎng))

意在幫扶貧困學生的獎學金和助學金,經(jīng)校方之手,搖身一變成為了限制餐費的“匕首”,這個助學金評的多少讓人有些不痛快。

在發(fā)展中的中國,貧困是客觀存在的,本著教育公平的原則,政府出臺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助學金政策,這對貧困生來講是希望、是動力。對于評選標準,國家也有著一套詳細的規(guī)定,但跟餐費掛鉤卻還是破天荒、頭一回。

如果說校方出臺此規(guī)定是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公平正義,讓真正貧困的學生享受助學金和獎學金,那這次確實有些劍走偏鋒,打錯了算盤。其一,貧困容易界定,但餐費卻不能整齊劃一。試想一下,每人每天的飲食需求參差不齊、變化不一,豈能是“低于6.2元或者低于7.2元”說了算的。為了評選助學金或勵志獎學金,吃飯還要看校方“臉色”,飯量大的貧困生還真是有些“窮不起”。其二,貧困與餐費之間并無必然聯(lián)系。餐費的高低不能夠真實反映學生的貧困與否,它只是學生消費能力的一個方面而已。而且,很大程度上它是人作為動物本身生存下去的機能,校方不能以偏概全、以點帶面。

雖然,通過近幾年的教育發(fā)展可以看出,助學金與獎學金政策讓國家的教育公平站到了更大更高的層面上,但如何“站得住”還需要提高各教育部門的執(zhí)行力。一方面,評選助學金與獎學金除了需要完善的機制以外,還需要各教育單位要深入了解學生生活,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自身條件,不能因為所謂的“一刀切”就錯配了國家的教育資源,要努力確保讓真正貧困的學生享受到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教育公平本質應是教育關懷。對于接受助學金與獎學金的貧困生,老師應給予其更多的人文關懷與教育溫暖,主動關心貧困生的學習與生活,引導其正確合理地消費助學金與獎學金,并將其納入獎學金誠信管理體系。

總而言之,貧困生有申請助學金或獎學金的權利,更有吃飽、吃好的自由。校方的評選工作要在全面考察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合理分配教育資源,達到人文關懷與教育公平的雙贏。(張體敏)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