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非文:與其死后“斗富”不如生前盡孝
2014-04-18 21:12:08 來源:漢網(wǎng)

福建省長樂市一送葬隊伍走出家門口。這支送葬隊伍長達2公里多,據(jù)村民介紹,這場喪事花費至少上百萬元(新華網(wǎng))

在東南沿海部分富裕的農(nóng)村,婚喪嫁娶、民俗節(jié)慶的鋪張浪費令人瞠目,一個村大操大辦,光吃喝一年就能吃掉幾百萬元,一個鎮(zhèn)能吃掉近億元。

 “斗富之風”在農(nóng)村長期存在,這種現(xiàn)象不僅造成了巨大的浪費,更重要的是帶壞了社會風氣,暴露出社會物質(zhì)文明極大提高的同時,精神文明方面的極度匱乏,也足以給社會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提出警示。 

民間“斗富之風”源于“面子工程”,一些群眾“寧窮一年,不窮一天”,在攀比風氣的帶動下,一些人大操大辦,為自己“爭面子”,豈不知有了“面子”,丟了“里子”。

中國古人講,孝子之養(yǎng)也,樂其心,不違其志。與其老人過世后“豪華祭祀”,不如趁早孝順老人,哪怕這種孝順只是平常生活中的一句問候、一次閑聊,又或者是子女親手做的一頓熱乎飯。老人需要的是感情的慰藉和現(xiàn)實的陪伴,而不是閉目后一堆看不見的“金錢財寶”,更不是子女出于維護個人面子而上演的“風光祭祀”。

一些地方殯葬成了一種形式,活著時老人每人管、沒人問,死掉之后又大操大辦;有的地方,殯葬成了炫耀財富、炫耀社會影響的平臺;有些地方,殯葬成了相互攀比的事情,比排場、比花費、比收入;還有的借機斂財,大肆腐敗等等。“行善和行孝不能等”,因為往往“子欲孝而親不待”,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在老人活著的時候盡孝,反而在老人去世之后再“彌補”,好像花錢越多、墓地越大、浪費多嚴重,對老人越孝順,自己的越心安。其實,這些浪費對自己表達心安、對老人表達孝順沒有什么作用,反而是一種嚴重的浪費。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