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市民尋找自家房子的“前世今生”
2018-06-24 09:39:19 來源:長江日報


 

110萬卷城建檔案珍藏城市記憶

市民代表走進武漢城建檔案館新館庫大樓參觀

市民現場見證一份城建檔案的誕生     武漢城建檔案館供圖

漢網    (記者萬建輝)想知道自家房子的“前世今生”?想一睹百年建筑的珍貴影像?不妨到武漢城建檔案館一探究竟。23日上午,由武漢城建檔案館通過網絡征集的100余位市民、大學生代表,走進武漢城建檔案館新館庫大樓,探秘110萬卷武漢城建檔案,尋找共同的城市記憶。

武漢城建檔案館新館庫大樓是金潭路上的一處“神秘建筑”。這里藏有武漢主城區(qū)房建及市政工程檔案,涵蓋路、橋、隧、房屋建筑和重要地標等,館藏數量達到110萬卷。

走進1樓大廳,迎面可見電子查詢機。館長王家乾介紹,市民裝修改造房屋等日常檔案查詢已實現電子化,只需提供身份證明,在電子查詢機上輸入小區(qū)名稱、門牌號等信息,即可快速查詢電子版檔案。工作人員也會根據查詢結果,到對應的庫房去為有需要的市民調取紙質版檔案。

在2樓信息技術科,現代化的文件影像拍攝機、圖紙掃描儀、微縮膠片機、數字存檔機激起了參觀者的濃厚興趣。該館工程師介紹,通過縮微膠片機,可以輕松完成檔案圖紙的拍照,并轉換為膠片存檔;而數字存檔機則可將數字檔案轉換成膠片。工程師拿出一軸16毫米膠片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上面可存儲2500張文件,理論保存壽命可達500年。

在15樓的檔案制作車間,參觀者現場見證了一份份城市建設檔案誕生的過程。檔案提交、裝訂歸檔、電子掃描、入庫封存,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凝結了工作人員認真細致的勞動。據介紹,為了使黏稠度合適,裝訂檔案用的漿糊都是工作人員特制的。

3—10樓是整個新館庫大樓的核心區(qū)域——庫房,110萬卷檔案就存放其中。工作人員介紹,庫房頂上布置了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tǒng),防火級別要遠遠高于普通公共場所。為了延長檔案壽命,這里的溫度必須保持在17℃—25℃,濕度基本在60%以下。工作人員手搖密集架把手,打開檔案柜,福星惠譽水岸國際、湖北省博物館擴建工程等檔案材料一排排展現在參觀者面前。

王家乾館長說,為全過程記錄武漢城市建設的變遷,武漢城建檔案館工作人員深入大街小巷、施工現場,拍攝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城區(qū)實景及舊貌等。他們還發(fā)掘館藏資源,形成系列文化成果,如制作電視紀錄片《武漢里份》《武漢湖泊志》《武漢工業(yè)建筑》等。以大型電視紀錄片《武漢里份》為例,能為武漢市現存的90余處百年里份建筑留下搶救性聲像檔案,使之成為武漢“記得住鄉(xiāng)愁”的有效載體。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