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無償獻血代表來看望白血病小男孩洪河澤。洪河澤為5位無償獻血代表送上自己親自手繪的漫畫作品。記者 胡冬冬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23日訊 23日中午,武漢同濟醫(yī)院兒童血液病科病房,14歲的白血病患兒洪何洋將親手繪制的一套漫畫送給獻血志愿者代表。為了畫好這些畫,他修改了十幾個版本。他說:“我用過紅細胞6次,血小板12次,凝血因子12次,感謝叔叔阿姨獻血讓我活到今天。”
懂事孩子為家里節(jié)省費用,患病三年出院37次
洪何洋是湖北蘄春人,父親在浙江打工,還有一個18歲的哥哥在上高中,家境并不寬裕。2015年4月10日,正在念五年級的洪何洋突然低燒,一周后轉為高燒,身上出現淤血點,母親帶他到黃岡當地醫(yī)院看病,醫(yī)生說病得非常重,尚無法確診,必須轉到武漢治。最壞的情況,有可能根本無法撐到武漢。
當晚,洪何洋因為摳了一下鼻子就血流不止,用7、8個棉球才止住血。洪梅嚇傻了,揣著1萬元積蓄,帶著孩子趕到武漢同濟醫(yī)院。4月22日,檢查結果單上赫然寫著“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系,中危)”。洪梅強忍著淚水告訴兒子,這次的感冒很嚴重,需要住院治療。她怎么也想不到,當時只有11歲的兒子,其實一開始就知道了自己的病。
第一次化療,洪梅很擔心,一直拉著醫(yī)生問情況。洪何洋突然插話說:“媽媽,你不要擔心,我已經和護士阿姨聊過很多次了,化療就是打針,根本不疼,而且我這個病化療就會好。”洪梅詫異地問他:“你知道自己得的什么???”洪何洋說:“我知道,我在電視上看過。”孩子說得越輕松,洪梅的心越痛,在孩子面前哭了起來。洪何洋則一副大人模樣,反過來安慰母親。
每次化療剛結束,洪何洋都著急要回家,他說想念奶奶和同學。三年來,洪何洋做了36次化療,比大部分小病友都多,共辦理過37次出院,38次入院。“我心里清楚,孩子是為了省錢。”洪梅告訴記者,洪何洋平時很節(jié)約,每次帶他上街,想給他買吃的,他都不要,回到病房后就開始看美食節(jié)目,洪梅感到奇怪,他竟然說,我肚子餓了,看看這些吃的就覺得飽了一些。他說,他最氣哥哥,理由是把家里的自行車弄丟了,媽媽又要花錢買。
病情惡化,反過來擔心寬慰媽媽
2017年3月7日,原本再到武漢進行一個療程的化療就可以停藥了,結果洪何洋在家里嘔吐、頭痛、視力下降。趕到同濟后,醫(yī)生說已經轉移到腦部,被確診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白血病,得加上放療。洪梅整個人都崩潰了,洪何洋似乎也敏銳地意識到了什么。
治療了一段時間穩(wěn)定后,5月10日,洪何洋又開始頭痛,母親擔心是復發(fā),洪何洋安慰媽媽,“不會的,不一定就是復發(fā)。你不用擔心,我已經吃了那么多苦,老天不會這么不公平的。”
事與愿違,腰穿結果出來,證實是復發(fā)。母親拿到結果實在忍不住,躲到樓頂痛哭,回到病房后,洪何洋卻笑著對她說:“我問過醫(yī)生了,就是有白細胞,其他結果都很好,后天還會做一個檢查,說不定就沒事了。”
這種病,需要通過腰部穿刺抽出腦脊液,再注射藥物到腦部,殺死癌細胞。洪何洋前后共做了35次穿刺,他的腰椎間已經布滿針眼。為了順利治療,醫(yī)生無奈選了稍偏一點的位置,洪何洋疼得哭出了聲。洪梅說,那是他生病來唯一哭過的一次。盡管很疼,洪何洋卻堅決阻止母親陪同治療,他說治療室是無菌環(huán)境,會帶進去細菌。“其實他是怕我暈血。”洪梅介紹,幾年前,她感冒輸液,看到滴管里面的血回流,竟然暈了過去。洪何洋一直記著這個事,所以不讓媽媽看他穿刺治療。
想當面感謝志愿獻血者,“如果不是他們,我活不到今天”
每次做完治療,洪何洋都要在病床上靜臥6個小時,那是洪何洋最難熬的時候。平時,媽媽5分鐘不在身邊,他都會打電話問她在哪里,他說媽媽有頭暈的毛病,怕她暈倒在路邊沒人管。而每次靜臥時,他都不能動,如果媽媽出去辦事,他總會格外擔心。
今年5月,醫(yī)生告訴洪梅,孩子病情復雜,而且體質弱,容易感染,放化療的效果已經很小,唯有骨髓移植才能救命。洪何洋聽說后,拉著她說:“已經花了80萬了,如果沒有錢了,我們就不做移植了。媽媽,你還有哥哥,不要再為我操心了。”
不久前,有電視臺發(fā)起完成“100個孩子微心愿”活動。其他人提出的心愿或是一個玩具,或是一本書,唯獨洪何洋說:“我每次化療之后都很虛弱,需要用血才能活下來,所以我想見見曾經獻血幫助過我的叔叔阿姨,當面感謝他們。如果不是他們,我活不到今天。”
武漢血液中心得知此事,安排了幾名多次獻血的志愿者代表,到病房達成了洪何洋的心愿。遵從捐獻雙盲原則,洪何洋不知道他用的血來自誰,只知道有一名保潔員、一名司機、一名大學生。志愿者代表表示,會把畫轉交到他們手里。洪何洋說,如果能康復,要像他們學習,獻血幫助更多的人。(記者黃瑩 攝影胡冬冬 通訊員張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