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你好!朋友”——尋訪幸福新絲路上的武漢“筑路人”跨國傳播行動,在長江日報報業(yè)集團啟動。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長江日報將派出20余位記者,走進18個國家20余個項目的現(xiàn)場,探訪武漢“筑路人”造福“一帶一路”的事實。
7月28日,“你好!朋友”尋訪幸福新絲路上的武漢“筑路人”跨國傳播行動正式啟動。圖為長江日報青年記者啟程探訪“一帶一路”上的武漢建設項目。
2016年,長江日報派出了10位記者,赴沿線13個國家,開啟“‘一帶一路’上的武漢設計”大型跨國探訪活動。那次活動實地采訪了“一帶一路”上由武漢企業(yè)參與設計建設的20項大型工程,記錄了這些工程為當?shù)貛淼母l恚约把鼐€國家開始“向東看”的生動事實。
在時代節(jié)點上致敬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今年,為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長江日報再次出發(fā),與武漢國際傳播中心聯(lián)合推出“你好!朋友”——尋訪幸福新絲路上的武漢“筑路人”跨國傳播行動。
即日起,長江日報將派出20多位青年記者,前往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和南美洲,探訪“一帶一路”上的武漢建設項目。這20余個項目,涉及基礎設施、裝備制造、新能源、生態(tài)環(huán)保、現(xiàn)代農業(yè)、援外醫(yī)療等領域。記者將記錄時代潮涌中的中國聲音、歷史長河中正發(fā)生的巨變。
長江日報記者將赴18個國家
見證20余個項目造?!耙粠б宦贰?/p>
(手機橫屏查看)
眼下,武漢加速邁向新時代內陸開放的“前隊”,更深層次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全球產業(yè)鏈價值鏈?!耙粠б宦贰贝蠛铣?,“武漢力量”引人注目。從長江之濱到尼羅河畔,從“一橋飛架南北”到一橋飛跨孟加拉國帕德瑪河,從琴臺大劇院到剛果(金)國家文化藝術中心,從武廣高鐵到印尼雅萬高鐵……一個個國家地標,一座座民生工程,一次次合作攜手,“武漢力量”跨越國界,讓他國搭上中國發(fā)展的快車,參與并見證了“一帶一路”強大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上深深烙下了武漢印記。
這次行動,武漢大學跨文化傳播研究中心將與長江日報同行,成為此次全媒體傳播的學術與文化助力。同時,合作單位武漢市城鄉(xiāng)建設局、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武漢市農業(yè)農村局以及一批在漢央企、民企給予了支持。
企業(yè)的代表在啟動儀式上
現(xiàn)場分享了武漢“筑路人”
開拓新絲路幸福路的故事
▼
中國一冶集團國際工程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趙海:
今年4月,由中國一冶承建的越南河內垃圾發(fā)電項目正式進入投產運營,日處理城市生活垃圾4000噸,占河內生活垃圾總量的50%以上,項目成為越南最大的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單體規(guī)模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我們正在與越南一道共同走綠色發(fā)展之路”。
長江設計集團國際工程與合作部的張茜茹:
2022年6月,由長江設計集團勘察設計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fā)電。這是“一帶一路”倡議下首個采用中國水電行業(yè)技術和標準設計的大型水電站工程。在進行大壩堆石體密實度檢測試驗時,長江設計專家推薦“附加質量法”在節(jié)省時間、提高工效等方面的絕對技術優(yōu)勢。最終,業(yè)主點贊:“中國的技術太棒了!”
中鐵大橋院海外事業(yè)部副部長肖小艷:
距離武漢1400公里之外的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現(xiàn)在每天車水馬龍,單日最高車流量達到5萬輛次。這座由中鐵大橋院參與勘察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大橋,是孟加拉國人民的夢想之橋?!斑@座橋對當?shù)氐囊饬x,不亞于我們中國的武漢長江大橋?!?/p>
鐵四院黨委宣傳部部長劉博:
一條長665公里、聯(lián)通東西海岸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進入加速建設期。它是“一帶一路”旗艦項目,也是中馬兩國最大經貿合作項目。鐵四院承擔了鐵路規(guī)劃、軌道、線路、四電及運維設計,還包括約150公里的土建設計。“該項目是中國鐵路標準第一次進入馬來西亞,建成后將填補馬來半島東西岸沒有鐵路貫通的空白?!?/p>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友人們
通過視頻方式送來寄語和祝福
▼
你好!朋友
長江日報出發(fā)了!
(采寫:記者陶常寧 徐丹 龔萍攝影:記者胡冬冬視頻:制作胡勝 拍攝詹松 肖僖 苗劍 文案魯珊 劉功虎 素材提供韓瑋 龔萍 陶常林 配音龍欽 審看寇鵬 制作:喻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