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囑托,半個世紀護忠魂,70歲黃陂村民為烈士義務守陵57年
2023-04-06 09:11:00 來源: 長江日報

山丘綿延,翠柏森森,白色陵園靜靜坐落其間。犧牲時年僅20歲的烈士杜崇杰,安息在黃陂區(qū)姚家集街道崇杰村小石板橋前的杜崇杰烈士陵園里。

清明前夕,70歲的村民陳金國像往常一樣,大清早騎著電動車從一公里外的家來到陵園。陳金國將籮筐、掃帚搬下車。不一會兒,陵園里響起“沙沙”的掃地聲。

“那里葬著我的干兒子,你要照顧好他。”奶奶韓氏去世前的囑托一直被陳金國記在心里,陵園里的掃地聲從1966年陵園建好至今持續(xù)了57年。

“他是為窮人鬧翻身得解放犧牲的”

陳金國正在打掃烈士陵園。通訊員余登福 攝

每逢清明,陳金國就會格外忙碌。

清早到杜崇杰烈士陵園打掃,遇到有人到烈士陵園祭掃,他就趕緊回家燒一鍋開水,擔著茶水到陵園招呼“客人”。有時候,來人對烈士生平不了解,不善言辭的陳金國會清清嗓子講起往事,講得最多的一句就是“他是為窮人鬧翻身得解放犧牲的”,從小到大,同村人都是這樣講給下一輩聽。

杜崇杰烈士犧牲時,陳金國還未出生。九歲那年,陳金國跟隨父親從武昌小東門搬回崇杰村家中,才通過奶奶韓氏和同村其他長輩的講述“認識”了長眠于此的烈士。

據《黃陂文史》第二輯記載,杜崇杰是湖北浠水人,1922年出生于一個革命家庭,其父杜承才是某縣抗日民主政府副縣長,其妻楊從新也是一位革命者。杜崇杰犧牲前任黃陂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五區(qū)區(qū)長。

抗日戰(zhàn)爭時期,鄂豫邊區(qū)新四軍和游擊隊在李先念、陳少敏、任士舜等同志的領導下,在黃陂北鄉(xiāng)柏葉山一帶開展抗日活動。日偽特務組織勾結當地反動地主、惡霸所操縱的封建迷信團體“黃學會”拼湊成“防務團”,對抗抗日軍民。1942年,為應對緊張形勢,中共黃陂縣委在駐地楊家河召開全縣黨政軍緊急會議,作出各級抗日組織和武裝力量暫時分散隱蔽,以保存革命力量的決定。杜崇杰作為指揮長,率領區(qū)鄉(xiāng)干部和武裝力量五十余人轉移到姚集、河口兩個日軍據點之間的柏葉山一帶。

“那時候,他就住在我家隔壁。”通過同村長輩的講述,陳金國還原了歷史原貌。來到柏葉山的戰(zhàn)士們,分散住進碾子灣村民家中。兩名戰(zhàn)士住在韓氏家,杜崇杰住在鄰居家,兩家僅一墻之隔。為不引起敵人注意,戰(zhàn)士們趁夜色活動,發(fā)動群眾進行田畝登記,擴充武裝力量。白天,這些戰(zhàn)士就像普通的鄰家小伙,搶著為百姓挑水、砍柴,韓氏家門口的柴垛總堆得滿滿當當。因為心疼這些年輕人,韓氏就攬過為他們縫縫補補的活計。一來二去,杜崇杰干脆把韓氏叫作干娘。

當年9月11日午夜,國民黨黃陂縣黨部負責人詹鈞勾結反動地主密謀了一場“黃學暴動”,四處搜捕新四軍戰(zhàn)士。面對反動分子,韓氏擋在前面,稱家中并無外人,住的是自己的兒子。不料被敵人從家中櫥柜中搜出兩條長槍,兩名戰(zhàn)士身份暴露被帶走,韓氏因“藏匿罪”被反動分子打得下半身不能動彈,在家養(yǎng)了幾個月傷。

此次事件中,十多名戰(zhàn)士被捕。杜崇杰被砍傷帶走,于小石板橋橋頭被殺害,另有三名戰(zhàn)士也被殺害,史稱“柏葉事件”。

義務守陵,“活一天就要管一天”

清明前夕,崇杰村村民陳金國到杜崇杰烈士陵園擦拭墓碑。 見習記者郭淞冰 攝

杜崇杰被殺害后,當地村民湊錢買了一具棺材,將其葬于柏葉山下。正在養(yǎng)傷的韓氏聽聞噩耗,趴在床上號啕大哭了一場。

陳金國隨父親搬回碾子灣后,聽奶奶講了杜崇杰的故事,并經常和奶奶一起去給杜崇杰掃墓。

當時的烈士墓在柏葉山腳下,距他家有四公里山路,沒有墓碑。多年來,感念烈士精神的村民在給自家親人掃墓時也會到這里祭掃,補一鍬土,放一掛鞭。

1966年,當地人民為紀念烈士,將烈士遺骸移到烈士犧牲的碾子灣,在小石板橋橋頭建起烈士墓,并把碾子灣所在的行政村命名為“崇杰村”。當時建成的烈士墓為磚石結構,四周用石塊壘砌而成,前面豎立一塊墓碑,上書“杜崇杰烈士之墓”。烈士墓所在地,是陳金國家捐出的兩塊菜園。

烈士遷葬時,由陳金國及當時公社的幾名黨員為其收殮遺體。陳金國清楚記得,自己摸到了烈士腿骨上的刀傷,“那是烈士為保護百姓留下的傷痕”。此后,陳金國便義務承擔起為烈士守墓的職責。當時周圍有人養(yǎng)牛羊,陳金國生怕牛羊在這里留下糞便,一兩天就要來看一次。清明、春節(jié)等特殊日子,陳金國也總要來看一眼才安心。

十多年前,陳金國做過一次心臟搭橋手術,前年開始無法勞動,稍微走幾步就要歇一歇。去年陳金國又因心臟手術住了一個多月的院,心臟里被放了三根支架。住院期間,陳金國最放心不下烈士陵園,委托老伴曹家英代他前去照看,才肯安心養(yǎng)病。

“活一天就要管一天?!辈粌H是因為奶奶的囑托,更是因為感念烈士精神。陳金國還囑咐自己的兒子、孫輩要替自己一直守下去。

烈士陵園建成至今,崇杰村歷任十一任書記,前后換過四次鎖,每一任書記都把烈士陵園的鑰匙交給陳金國保管。

以烈士名命名村名,每個人都記得烈士事跡

清明前夕,姚集小學六年級學生聽陳金國講述杜崇杰烈士事跡。通訊員余登福 攝

杜崇杰烈士墓建起來后,崇杰村就誕生了。當時的黃陂縣政府將碾子灣、紅星村等自然村灣合并成行政村,并以烈士名命名。烈士墓也幾經修繕,建成烈士陵園。

現(xiàn)任崇杰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華回憶,上學時,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前往祭奠杜崇杰烈士,當時的烈士墓是一座土墓,在一條小溪旁。

21世紀初,在上級民政部門及姚家集街道辦的支持下,崇杰村將杜崇杰烈士墓進行了整修,漿砌基,筑護墓頂,重立墓碑,墓碑上刻上“崇高精神昭日月,杰出功勛壯山河”的挽聯(lián)。于烈士墓四周栽種松柏,建起圍墻,修筑門樓,將其擴建成“杜崇杰烈士陵園”,還在園墻上鑲嵌了石刻的“杜崇杰烈士及柏葉事件簡介”。

多年來,姚家集街道不斷投入資金對杜崇杰烈士陵園進行修繕。2022年,在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的努力下,崇杰村投入110萬元,對烈士陵園進行道路硬化,建起二十多個車位的生態(tài)停車場。粉刷一新的烈士陵園坐落在姚家集街道綿延的山丘上,靜靜地望著眼前的小石板橋。

年年清明追思,姚家集街道都會組織上百名小學生到此緬懷先烈。七一前后,這里也是姚家集開展黨日活動、進行革命教育的重要場地。村里的老人們也愿意跟孩子們講起小石板橋旁的那座烈士陵園。

2018年起,杜崇杰烈士的家鄉(xiāng)浠水縣陸續(xù)有村民來這里祭拜犧牲在異鄉(xiāng)的烈士。杜崇杰烈士的侄子也曾多次前往陳金國家中拜訪。“犧牲在他鄉(xiāng),一直被守護得很好。村民陳金國多年為英烈守墓,被傳為佳話?!?021年,浠水縣汪崗鎮(zhèn)細王坳村村民杜復初、杜定遠祭奠烈士陵園后,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今年清明前夕,姚集小學180名六年級學生到杜崇杰烈士陵園祭奠,祭奠完后,學生們圍在陳金國身邊聽他講述烈士故事。前往祭奠的人年年不同,清明祭英魂成了在姚家集街道長大的孩子們的共同記憶。在這里,杜崇杰戰(zhàn)斗過的事跡,每個人都沒有忘記。

(見習記者郭淞冰 通訊員余登福)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