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楚王墓獲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
2022-12-29 13:45:00 來源: 長江日報

明楚昭王墓。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2月29日訊 12月29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新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明楚王墓和湖北十堰市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隨州市擂鼓墩古墓群,同批成功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龍泉山風景區(qū)手繪地圖。

這是武漢市自2017年首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獲批掛牌至今,第2個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的項目。明楚王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成功,標志著武漢市“一城雙星”格局醞釀成型,有望再添一處集科普教育、公共游憩為一體的高品質文化空間。

武漢新增一處“國字號”

明楚莊王墓、愍王墓航拍。

明楚王墓坐落于長江南岸龍泉山麓,位于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龍泉街,東距武漢中心市區(qū)約15公里。明洪武三年(1370),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朱楨分封武昌,國號楚,是為昭王。原武漢市發(fā)改委巡視員、歷史學博士程濤平接受采訪時談到,武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從大禹治水、引漢入江,到近代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歷史悠久而厚重。其中,明代武漢的歷史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建國以來,隨著武昌城的發(fā)展,明楚王府已經不復存在,這是令人惋惜的。但是,在武昌城北郊的龍泉山,至今完好地保存著明楚王陵,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明代遺跡。武漢地區(qū)歷史學家和文物專家對龍泉山明楚王陵的保護、宣傳工作一直非常關心和關注。

明楚昭王墓金水橋。

自昭王始至定王終(公元1643年),明代楚藩共八代九王陵園皆建于此,其格局、形制與北京明十三陵遙相呼應,是現存明代親王墓中時間跨度最長、格局最清晰、占地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墓群。明楚王墓與武當山古建筑群、明顯陵、唐崖土司城等遺址,共同構成了明代湖廣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進程的重要實物見證。

明楚王墓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入圍《荊楚大遺址傳承發(fā)展工程項目庫(2019—2023年)名單》,202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南開大學博物館館長、歷史學院副院長、教授劉毅談到,龍泉山明代楚王園寢是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墓葬群,也是比較少見的保存基本完好中國古代高等級家族墓葬群。

明楚昭王墓享殿。

龍泉山風景區(qū)管委會黨支部書記王開祥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龍泉山明楚王墓國家遺址公園立項,這將進一步提升其作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更好地宣傳展示其歷史文化價值,更好地促進其長久傳承。

正積極籌劃博物館、游客中心等綜合服務區(qū)建設

明楚昭王墓享殿一角。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自然資源保護利用中心副主任亢德芝認為,明楚王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基于現有珍貴文化和考古資源對遺址進行規(guī)劃設計,將遺址保護與公園設計相結合,運用保護、修復、展示等一系列手法,將已發(fā)掘和未發(fā)掘的遺址及其所處環(huán)境完整保存在公園范圍內,最大限度保留遺址原貌,實現遺址的重新整合和再生。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規(guī)劃總面積7平方公里左右,規(guī)劃形成“一環(huán)(環(huán)山綠道)一帶(古河道展示帶)九園(九座明楚王塋園)十二景(其它歷史古跡)”的展示結構,依托歷史遺存突出明代武漢區(qū)域文化特色,立足自然稟賦展現生態(tài)之美,讓文物保護成果與時代共進、為人民共享。這一國家級公園規(guī)劃與武漢新城、東湖高新區(qū)生態(tài)大走廊和環(huán)豹澥湖水上交通等區(qū)域規(guī)劃相銜接,有潛力成為武漢市東南部文旅新地標。

明楚昭王墓享殿一角。

目前,明楚王墓文物管理機構正在積極籌劃博物館、游客中心等綜合服務區(qū)的設計,打造具有明代風貌和地域特色的集中闡釋遺產價值、展示可移動文物、開展學術交流及傳播的專門場所,并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正在進行的“智慧公園”項目將借助信息化技術,提供智慧票務、智慧游覽、智慧游戲服務,打造面向游客的虛擬展示平臺,以小程序為載體,包含AR導覽、VR互動數字體驗、票務預約、地圖導航、考古小游戲等功能。

明楚王墓立項,助力構建荊楚遺址公園體系

明楚昭王墓外墻垣。

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xiāng)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環(huán)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研究闡釋、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間,是我國將大遺址保護融入大眾生活的重要創(chuàng)新之舉。2021年3月,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2022年3月,國家發(fā)改委印發(fā)《2022年新型城鎮(zhèn)化和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重點任務》,再次提及“推進大遺址保護利用”。

自2010年啟動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工作以來,我國已公布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今年展開了第四批評定工作,其中湖北省共有2家評定掛牌,3家立項。

明楚莊王墓碑亭。

近年來,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開展長江歷史文明研究,持續(xù)推進荊楚大遺址傳承發(fā)展工程,強化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不斷提升文物治理能力,推動文物事業(yè)實現新發(fā)展,全力建設文化強省。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李述永強調,要推進荊楚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講好湖北故事、構筑精神高地。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武漢市以明楚王墓遺址為核心創(chuàng)建了武漢龍泉山風景區(qū),迄今已運營四十余年。2018年6月,東湖高新區(qū)管委會成立明楚王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申報創(chuàng)建領導小組;與武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成立考古工作站,全面啟動相關申創(chuàng)工作。近年來,東湖高新區(qū)推動科產人城深度融合,加強歷史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文旅發(fā)展模式,擦亮“龍泉”名片,助力打造具有國際吸引力的“向往之城”。

明楚愍王墓考古發(fā)掘現場。

省市區(qū)各級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堅持系統謀劃、規(guī)劃先行、應急謀遠,從加強文物保護、深化歷史文化研究闡釋、豐富展示形式、創(chuàng)新文化活動等方面推進明楚王墓遺址的保護和傳承。2018年以來先后實施了8項文保工程、2項地方配套工程及系列基礎設施改造項目,為遺址“把脈開方”,對景區(qū)提檔升級。邀請國家非遺傳承人何祚歡,用評書講述楚王與武昌城的歷史,陸續(xù)推出15集“老王說藩王”口述歷史短視頻,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闡釋、傳播遺址內容。今年11月,黨的二十大代表方勤走進明楚王墓文物管理所,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并為創(chuàng)建明楚王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提出寶貴意見。

明楚愍王墓考古發(fā)掘現場。

明楚王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獲批立項,標志著我省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傳承邁上了新臺階,將為推動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管理,妥善處理考古發(fā)掘、研究展示與合理利用關系,探索符合省情的考古遺址公園運營模式奠定堅實基礎。

(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吳怡蓉 吳憂)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