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評論員 楊于澤
隨著3·15臨近,湖北省消委(協(xié))12日發(fā)布2018年全省8大消費者投訴熱點,排在首位的是預付式消費,占到消費者投訴總量的20.1%。還有一個熱點是共享單車(汽車)押金退還難,2018年全省消委(協(xié))組織受理咨詢投訴7800余人次。其實共享單車(汽車)押金是預付式消費的一種形式,可見預付式消費問題之大。
預付式消費是指顧客預先向商家交付一定額度消費金額,通常領取一張會員卡,獲得商家給予的價格優(yōu)惠,并約定消費次數等。目前美容美發(fā)、健身、餐飲、汽車養(yǎng)護等行業(yè)較普遍采用這種消費模式,相關投訴高發(fā)頻發(fā)。比如2018年1月,省內某地5位消費者投訴,某糕點店突然關門失聯(lián),在該店辦理的上千元儲值消費卡還未消費,退款無門。有些健身會所、美容院裝修尚未完工,老板已跑路。
在中國消協(xié)會發(fā)的2017年、2018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報告中,預付式消費均是投訴與輿情的熱點之一。經濟越發(fā)達的地區(qū),預付式消費越盛行。像美容院,會員卡動輒充值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二十萬元。杭州有個辰意時尚沙龍,老板跑路了,150多名會員在網上建了一個“辰意會員維權群”,涉及充值余額100多萬元。
預付式消費具有金融屬性,作為一種商業(yè)合同,在沒有政府干預的情況下,天然對服務提供者有利,而對消費者不利。根源在于,預付式消費是消費者提前付款,而服務提供者提供產品和服務具有滯后性,服務提供者拿到預付金是無風險的,相應地其履約卻具有不確定性。而且成為會員意味著消費者被與特定商家綁定,消費者失去消費選擇的自由,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公平的。
在陌生人社會中,這種消費模式的推廣需要三個前提條件,一是信用體系的完善,市場主體被有效地納入信用體系中;二是相關立法較完善,預付式消費本身受到約法約束與規(guī)范,老板不能為所欲為;三是政府監(jiān)管跟得上,比如有些國家法律規(guī)定,預付式消費的預付款必須由信托機構托管。
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辦不辦美容院、健身會所、餐館會員卡,事先要好好估摸一下風險與收益。預付式消費,好處無非是一點價格上的折扣,但風險是多方面的:老板跑路、延后得到的服務質量具有不確定性、失去消費選擇的自由。預付式消費成為熱點,主要涉及的就是老板跑路。這種套路很低級,但上當的人還是很多。除非對商家很了解很有信心,否則辦不辦會員卡,就得好生掂量掂量。
【編輯:朱艷琳】
(作者:楊于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