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首任農(nóng)業(yè)部長的女兒武漢去世,享年101歲,一生清廉
2019-01-01 20:49:00 來源: 湖北日報客戶端
  她是新中國首任農(nóng)業(yè)部長的女兒,
  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百步亭送別百歲老人李聲英
  她的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但離去時,仍有眾多干部群眾自發(fā)前來送行。12月31日凌晨4點左右,武漢市百步亭悅秀苑的李聲英老人去世,享年101歲。江岸區(qū)委書記王煒,百步亭社區(qū)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波等干部群眾50多人為老人送行。


  李聲英居住的百步亭悅秀苑是以廉租房為主的社區(qū),為何她會如此受人敬重?李聲英家庭于2016年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許多人直到這時候才知道,她的父親李書城曾是新中國首任農(nóng)業(yè)部長。多年來,李聲英以“再難都不要向國家提要求”的家訓治家,祖孫三代安于清貧,用實際行動傳承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精神,用良好家風帶動淳樸民風,傳遞社區(qū)正能量。李聲英沒有看到2019年的第一縷陽光,但她帶給人們的溫暖與感動,仍將在新的一年延續(xù)。
  絕口不提自己的家事再難也不向國家提要求
  李聲英的家庭是真正的“革命之家”。她的父親李書城是辛亥革命的元勛,在反對北洋軍閥統(tǒng)治和國民革命中都有崇高的地位和卓越的表現(xiàn)。他支持和參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尤其是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作出過特殊的貢獻。而李聲英的叔父李漢俊是中共一大代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正是李書城的公館。
  1949年5月,武漢解放,李書城被任命為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武漢軍管會高級參議。此間他接到毛澤東親筆信:“李老先生,見信后速來京共商國家大事?!敝蟾氨本﹨⒓又袊嗣裾螀f(xié)商會議,并參加了新中國開國大典。
  在常人看來,也許李聲英會從此跟著父親“進京”,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事實并不是這樣。李聲英是李書城的四女兒,出生不到20天,母親甘世瑜就去世了,她從小由祖母和姑母帶大,3歲才離開老家潛江。小學畢業(yè)后,她獨自在北師大附中完成6年學業(yè),繼而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燕京大學。因為交不上學費,她不得不放棄燕京大學學籍,投考不收學費的北師大,先是學英語,后來轉學音樂,畢業(yè)后在師大附小任教。直到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李聲英從北京隨父親李書城來到武漢,在武漢大學附小當教師。新中國成立后,父親赴京任職,她和丈夫一直留在武漢。孩子們出生后,李聲英辭掉工作在家?guī)Ш⒆?,全?口人生活全靠丈夫做獸醫(yī)的微薄工資。
  甚至連李聲英的兒女們都是長大后慢慢從書里、文史資料里了解這個家族。李聲英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父親的教誨:“我沒有錢,只有一片心。希望你們好好學習,為國家做好事。”他叮囑女兒,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要向組織開口。
  1965年,李書城在北京去世,彌留之際,他語重心長地對子女們說“我一生清貧,沒有任何物質遺產(chǎn),留給孩子們的只有一種精神。希望孩子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多做工作?!?br>  李聲英的兒子陳文森還記得,1960年,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外公從北京來武漢開會,特意給他帶來了一個小紙包,打開一看,是幾塊餅干。原來這是國家給出差干部發(fā)的誤餐補助,外公舍不得吃,就留給了他。
  清廉治家傳承革命家光榮傳統(tǒng)
  遵循父親留下的家訓,“再難都不向國家提要求”,李聲英教導五個子女牢記家訓,自立自強,不向國家伸手,再困難也不沾祖輩的光。丈夫去世后,家庭失去經(jīng)濟來源,生活特別困難。大女兒下放到松滋;二兒子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xiāng)到湖北最偏遠的山區(qū)利川縣;兩個小女兒因為父親逝世、母親沒有工作,分別在15歲和14歲就進入工廠上班;與李聲英居住的三兒子陳文森身體不好,眼睛高度近視,下放到襄陽農(nóng)村多年才返城,工資微薄,妻子也下了崗。盡管這樣,他們依然踐行家訓,不向國家提要求,李聲英孫子大學畢業(yè)后,自謀工作。他們一家先后在彭劉楊路、漢正街等地7次搬家租房,丈夫去世后她于1979年住進了大智街銘新社區(qū)小房,只有32平米,祖孫三代四人住了30多年。
  直到2009年湖北省征集功勛人物資料時,外孫陳龍整理了一份李書城的資料上報,有關方面才了解到老人的身世,為老人辦理了最高額度的低保。隨后,又為李聲英一家在百步亭悅秀苑辦理了一套37平方米的廉租房。
  今天來悼念老人的干部群眾有50多人,他們都只能站在門口,因為這間37平米的小屋、簡單的家具,逼仄的客廳僅能勉強容6人立足。
  李聲英家里,一把用廢網(wǎng)球做腳墊的椅子伴隨全家人走過了多年。陳文森說,這把椅子從自己記事起就在,母親一直舍不得丟。看到母親如此喜愛這些“老物件兒”,他就用自己打廢的網(wǎng)球做了腳墊套在椅子腿上,一來可以保護新房的地板,二來也可以延長這把椅子的壽命,更重要的是,看到這把陪伴了一家人走過風風雨雨的“老物件兒”,總能讓他們緬懷起祖輩們?yōu)楦锩I身的英雄壯舉,也時刻提醒后一代要遵循三代恪守的家訓。每每兒孫們來看老人,老人都指著屋里這把椅子給兒孫們講過去。她總是會說,如今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但克勤克儉、甘于清貧的家風要一直恪守下去。
  雖然搬了新家,李聲英一家人仍然保持甘于清貧的家風。新房里的新家具極其簡單:一臺35寸的彩色電視、一組三人沙發(fā)、兩個臥室里兩張席夢思床……屋里的家具一只手就能數(shù)過來。陳文森告訴記者,許多“老物件兒”都留在了老房子里,舍不得丟,沒事的時候,他總會和妻子過去翻一翻、看一看。
  后事要節(jié)儉,不要大操大辦,這是李聲英生前對家人的專門交待。
  談及李聲英老人的離世,百步亭悅秀苑社區(qū)工作者曾嫦林、徐漢珍多有不舍。她們表示,老人在百步亭留下極好的口碑,她的離世讓許多人都扼腕嘆息。李聲英老人一直是個很正能量的人,安于清貧,用實際行動傳承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光榮傳統(tǒng),用良好家風帶動淳樸民風,在社區(qū)里,李聲英常給居民講家風故事,傳播家訓,用向上向善、自力更生的淳樸家風在社區(qū)居民中傳遞正能量。雖然李聲英家庭經(jīng)濟條件有限,但后輩孝順,家庭和睦,鄰里交口稱贊。社區(qū)做了很多關于她故事的展板,盡管人已逝去,但是她的精神長存,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
  【編輯:朱艷琳】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