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主動“蹭課”,陪孩子植物研學學怎樣做好自然教育
2018-11-29 16:29:00 來源: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融媒體11月29日訊(見習記者楊曉雨)第三季植物導師課是今年生態(tài)研學活動的一部分,29日,導師課41名學員的畢業(yè)典禮舉行。湖北大學教授龐靜是第三季植物導師課的植物導師之一,也是生態(tài)研學的優(yōu)秀導師代表,她帶領(lǐng)6位小學員完成了“神奇的土壤——土生萬物”這一課題,陪伴孩子們在植物研學里一起成長。
  作為一位母親欣然投身公益
  從小就喜歡植物,大學學的是植物營養(yǎng)、土壤學,博士期間做的課題是關(guān)于氣候變化的影響,現(xiàn)在是湖北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的教授,擔任自然地理學相關(guān)課程的教學,生活里還喜歡園藝……龐靜對自然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
  不僅是大學教授,還是一個10歲孩子的母親,龐靜在生活和工作中角色多、任務(wù)重,但聽說植物導師課這一公益項目后,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邀請。她說:“我也是一位母親,知道自然教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我認同這個公益項目的理念,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很高興自己有擔負起這份社會責任的能力?!?br>


  龐靜為植物導師課學員講解土壤的知識 龐靜供圖
  學員出色的表現(xiàn)是最好的回饋
  在這次植物導師課中,龐靜基于自己的專業(yè)背景,設(shè)計了一個從認識土壤,到將生活廚余漚制沃土,再到通過栽培試驗驗證土壤肥力的課題——“神奇的土壤——土生萬物”。每次課程都在周末,除了每次上課的兩到三個小時外,她課余進行準備和備課的時間會更長。
  雖然付出了不少,但是孩子們的積極參與和最終取得的成果讓她興奮不已。“在這個過程中,我并不覺得辛苦,因為孩子們出色的表現(xiàn),是對導師最好的回饋?!彼f。
  她回憶,課題的第三次課是“廚余變沃土”,需要孩子們挖土、收集枯枝落葉,與廚余一起進行堆肥。整個課程基本在戶外進行,全部由孩子們自己動手?!拔议_始還擔心孩子們會喊累,家長們可能也會擔心,但是他們一個個都興致很高,沒有一個嫌臟嫌累?!蹦谴握n還有兩名從漢口趕來上課的旁聽生,還有一名學員的外婆也加入了,他們都學得很認真,教學效果很好。她印象最深的學生是陳可軒,最后一次課是通過對比試驗,測試不同土壤的肥力狀況,龐靜給大家發(fā)了小麥的種子,讓大家回家用不同的土壤種植,然后觀察記錄小麥種子的發(fā)芽數(shù)量、葉片數(shù)、株高等數(shù)據(jù)。四年級的陳可軒在這個基礎(chǔ)上,獨創(chuàng)了一種投票法,進行量值綜合比較,并據(jù)此得出了很有道理的結(jié)論?!八憩F(xiàn)出的細致的觀察能力和獨立的思考能力特別驚艷,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蹭課”的大學教授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研學活動本身和與孩子們的互動,也是導師的一種“成長”。雖然是大學教授,但龐靜沒有一點架子。研學活動剛剛啟動的時候,主辦方曾開展過五天的自然導師培訓,龐靜聽說這個課程之后很感興趣,主動來“蹭課”,體驗用“五感”即眼、鼻、嘴、耳、手來感受大自然,與更專業(yè)的自然導師溝通交流,不斷充實自己,開闊眼界。那次課結(jié)束后,她感慨很深:“從成人的世界重返兒童的世界,在公園里盡情地玩耍,讓我感受到了無比的新奇和樂趣,也許只有真正理解孩子們喜歡什么,才能做好自然教育?!?br>  與大學課堂的專業(yè)教學不同,植物導師課的學員基本上都是小學生,如何將課程設(shè)計得更加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增加趣味性,調(diào)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她花了不少心思。她認為,在小學生的自然課堂里,親身體驗和興趣培養(yǎng),甚至比知識傳播更加重要。因此,在土壤的課題里,除了傳授土壤學的相關(guān)知識、堆肥操作要領(lǐng)和科學研究基本方法以外,她有意識地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干,在講解時更注重趣味性的引導。“在這次研學中,學員們都表現(xiàn)得特別出色,他們在成長,我也一樣?!饼嬱o說。
  【編輯:劉思】
 ?。ㄗ髡撸簵顣杂?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