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見證人民告別物質(zhì)短缺時代
2018-11-26 08:41:00 來源: 長江日報


  記者張維納采訪潘堂林(右) 長江日報記者任勇 攝


  如今在菜市場,排骨是十分常見的肉類食品,市民買到很容易 長江日報記者任勇 攝
  11月27日凌晨兩點半鐘的向榮菜市場,朦朧夜色里,只見墻邊放著一排菜籃、筲箕,一數(shù),有十來個,一位女同志稱:她家為買幾斤排骨,已排了幾個早晨的隊了。三點鐘的前進菜場,菜籃子已擺了兩行,81歲的魏太婆說,女兒回漢探親,做娘的想讓女兒喝碗排骨湯,十二點半就起床來到了菜場。
  這是1983年11月29日刊登在長江日報上的一篇報道,這篇900余字的《買排骨何其難》披露了武漢人當年買排骨的不易。
  35年過去了,長江日報記者近日又走訪武漢多家菜市場、超市,大家會反問——“買排骨難?是賣排骨難吧!”在永旺金銀潭超市的肉食貨架前,服務(wù)員指著貨架上已包裝好的“排骨套餐”告訴記者,為了吸引顧客,他們把排骨、藕都剁成了塊,并把姜絲等配料備齊裝在一起,就是為了讓大家買著方便用著方便。
  《買排骨何其難》一文作者、長江日報老記者潘堂林形容,35年前的這篇報道是城市市場開放前夜的歷史活頁。
  回訪
  35年前:要想買排骨,先受風(fēng)寒苦;若是要買到,一夜不睡覺
  潘堂林告訴記者,這條新聞線索的發(fā)現(xiàn)源于一個偶然機會。當時他剛大學(xué)畢業(yè)不久,還是吃食堂的“單身漢”,家在外地,對城市居民的生活難處沒有切身體驗。
  “我那時跑財貿(mào)戰(zhàn)線,負責(zé)‘菜籃子’‘米袋子’新聞”,他回憶,那段時間,他應(yīng)約參加市蔬菜公司組織的“賣菜人當買菜人”(市場營業(yè)員跨區(qū)當顧客)活動。當他騎自行車趕到寶豐菜市場時,只見菜場大門口排著一條“長龍”,一問是買排骨的,站在前面的幾位同志說,想喝碗排骨湯,就得半夜三更來排隊,真不容易。
  他仔細一打聽,原來買排骨站通宵隊,在武漢相當普遍,特別是節(jié)假日。他把這條線索講述給同事聽時,他們都認為,這是見怪不怪的一件事,武漢人想買排骨,要么通宵排隊,要么找關(guān)系走后門。老百姓中間流傳著幾句順口溜:“要想買排骨,先受風(fēng)寒苦;若是要買到,一夜不睡覺”。
  當他把線索報給部門領(lǐng)導(dǎo)后,領(lǐng)導(dǎo)認為,這是一條關(guān)乎市民生計的好線索。1983年冬,城市經(jīng)濟尚處在計劃體制的運轉(zhuǎn)模式中,市場物資匱乏,豬肉憑票供應(yīng)。而武漢人喜歡豬排骨煨蓮藕,當年一砂鍋藕煨排骨湯,是普通人家待客的上等好菜,豬排骨也是當時肉食品中最緊俏的商品?!霸谄渌鞘幸苍S不會出現(xiàn)為買排骨排隊的事,但在武漢這就是老百姓最關(guān)心的‘菜籃子’事”,潘堂林稱,刨問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難”字是新聞人的職責(zé)。
  半個月后:武漢人在那年春節(jié)都吃上了排骨
  這篇報道刊登后,引發(fā)了全城街談巷議。潘堂林解釋,它不僅僅是一篇小通訊,而是持續(xù)半個月的連續(xù)報道,也因該報道的推動,武漢人在那年春節(jié)都吃上了排骨。
  潘堂林展示了當年系列報道的復(fù)印件。報道刊發(fā)當天(11月29日),時任武漢市委第一書記王群當即批示要求迅速解決。第二天他又采訪了市食品公司總經(jīng)理,建設(shè)性地提出解決買排骨難的方法。12月3日,王群赴市食品公司現(xiàn)場辦公,要求從明年起,排骨實行憑票供應(yīng)。10天之后,市二商業(yè)局拿出解決方案,規(guī)定每人每月半斤排骨。同時為了防止菜市場“熟人吃排骨,生人只能買蹄髈”的問題,又要求各肉食點在每天早晨開秤前,把當天供應(yīng)的排脊骨、蹄髈的數(shù)量用小黑板公布出來,各菜場每天必須按比例給居民供應(yīng)排骨。
  這篇報道扎扎實實地幫老百姓解決了“買排骨何其難”的問題。大年三十那天,潘堂林又走訪了武漢多家菜市場,曾經(jīng)排起的“長龍”不見了,甚至出現(xiàn)了排骨賣不完的現(xiàn)象。據(jù)統(tǒng)計,當年全市春節(jié)供應(yīng)后剩下的排骨不下70萬斤。
  “最后一篇報道的標題,直接引用了顧客的一句話——《今年的排骨真多》”,潘堂林說,短短半個月,武漢的排骨市場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因為這篇報道,武漢人親切地稱他為“排骨記者”,“那年大年三十,很多讀者給我寫信,邀我去家里喝排骨湯”。
  “當時全市商業(yè)戰(zhàn)線圍繞排骨問題舉一反三,開展了端正為人民服務(wù)思想的大討論”,潘堂林表示,問題披露后的半個月時間里,市委領(lǐng)導(dǎo)同志親自抓,政府有關(guān)部門積極行動,解決問題的速度可謂快矣。
  35年后:顧客足不出戶用手機買排骨
  近日,長江日報記者又走訪常青花園菜市場、前進二路菜市場、中百倉儲(北湖分店)、金銀潭永旺、盒馬鮮生(萬家匯店)等地發(fā)現(xiàn),無論是菜市場還是超市,抑或近兩年興起的新零售門店,排骨攤前,顧客均是貨比三家。當年排隊買不到的場景,在今天的市場環(huán)境下,不會再出現(xiàn)。
  僅常青花園菜市場就有近20家肉食攤,72歲的劉大爺在市場內(nèi)幫兒子照看生意。“30年前你別說吃排骨了,肉都難吃到”,劉大爺告訴記者,他是黃陂人,那時他家五口人,一年只有10斤肉票,“我們過年手上只剩了2斤肉票,就用這2斤肉一家五口把年過了”。
  如今,在市場內(nèi)賣了10余年肉食的他不愿再回憶當年的苦日子,“我這一個攤位一天要進50斤排骨,市場里有這么多賣排骨的,顧客啥時候來都能買到”。他更樂意和記者分享的,是他不用再費腦子算賬了,他的攤位前擺著支付寶和微信付款二維碼,顧客只要掃一掃,他就能及時收賬,“以前憑糧票買排骨,現(xiàn)在憑手機買”。
  在金銀潭永旺超市恒溫貨架上,肋排、脊骨、尾骨、后腿骨等各類商品用包裝盒分類包裝,顧客看上哪個直接取貨即可?!艾F(xiàn)在正是喝排骨藕湯的季節(jié),粉藕大量上市,我們家一周要喝兩三次”,在超市選購排骨的崔阿姨說,每周末,在光谷上班的女兒都要點名喝藕湯,我要提前幫她煨好。如今,讓崔阿姨為難的不是買不到好排骨,而是難買到好粉藕?!芭殴呛门袛啵叟弘y選”,崔阿姨笑稱。
  “別說讓我排隊買排骨,我連菜市場都不愿去”,95后林言表示,她完全想象不到買排骨還要排隊的情況,“我都是在網(wǎng)上把食材買好,快遞半小時內(nèi)送到家,連超市都不用去”,林言稱。
  采訪結(jié)束時,潘堂林感慨:35年,我們從物資匱乏年代走入今天物品充盈、市場繁榮時代,今天誰說買排骨難會被當成笑話。
  原稿刊登
  買排骨何其難
  ——七家菜場早市目睹記


  十一月二十七日凌晨兩點半鐘,記者來到向榮菜場。朦朧的夜色中,只見墻邊放著一排菜籃、筲箕,一數(shù),有十來個,有一位看上去五十來歲的女同志守候在旁邊。她告訴記者:她家為買幾斤排骨,已排了幾個早晨的隊了。昨晚九點多鐘就把菜籃送來了,排在第五,深夜十二點打發(fā)兒子來瞧過一次,但還是放心不下,就索性穿上大棉襖守在這里了。   
  三點鐘左右,記者來到前進菜場,菜籃子已擺了兩行。墻邊有兩位太婆擠在一起,年紀大一點的那位姓魏,八十一歲了。她在葛洲壩工作的女兒回漢探親,做娘的想讓女兒喝碗排骨湯,又不忍心要女兒來排隊,十二點半鐘就暗暗起床來到了菜場。隨后,記者在民生菜場、蘭陵菜場、天聲菜場、漢口蛋廠附近的肉食店同樣看到買排骨的“長龍”。   
  這么早來排隊,該能如愿以償吧?記者目擊了江漢區(qū)合成菜場排骨專供點早市的全過程。六點鐘,兩位營業(yè)員開秤了。賣了五個人,營業(yè)員就說:“排骨完了,只剩脊骨和膀腿了。”正好輪上一位六十歲左右的老大爺,他跺著腳,告訴記者,排了四個小時的隊,腳都凍僵了,還是沒買到排骨。正當我與大爺說話的當兒,菜場的鐵門開了,走出一位老同志,手中拎著一塊排骨。排隊的群眾直嚷:“前門里沒有賣,后門大塊大塊往外提,真氣人!”   
  我找到合成菜場肉食組陳組長,他毫不遲疑地對記者說:“今天早上已賣給居民一百多斤排骨了?!薄安粚Π?,組長同志,我親眼看見只賣了五個人,頂多三十斤”。記者只好說破他的謊言,這位陳組長只好如實談了早市排骨的供應(yīng)情況。原來,這家菜場早市安排了五十七頭半豬,按每頭豬下十斤排骨計算,可分割出排骨五百七十五斤,除留下八十斤左右備元旦集中投放以外,其余五百斤左右全部當日投放,但撥給居民專供點僅八十一斤,剩下的四百多斤據(jù)說是供應(yīng)團體單位和菜場職工的。記者了解了一下居民專供點八十一斤的下落:在沒上案以前,就被菜場職工拎走六塊,不下三十斤。怪不得只賣了五個人就說“賣完了”的。隨后,又了解了一下團體供應(yīng)點的情況。所謂的“機關(guān)團體”也是名不副實。供貨發(fā)票上清楚地寫著:魏某,七斤八兩;田某,六斤六兩;孫某,五斤二兩……共三十八筆,計二百九十二斤半!我從菜場出來,看到那些“喝”了數(shù)小時冷風(fēng)而沒能買到排骨的人們,無言相告,心里很不是個滋味。
  長江日報記者潘堂林
  原載《長江日報》1983年11月29日2版
  記者手記
  一次生活經(jīng)驗之外的采訪
  和潘堂林老師一見面,我就直言,這是我“生活經(jīng)驗之外”的采訪。當年的報道刊發(fā)于1983年,那離我出生還有7年;“買排骨何其難”?在我兒時記憶中,雖然生活不富裕,但買排骨還不至于要熬夜排隊;從小也都是拿錢買東西,用糧票定量計劃著買也是只有耳聞不曾經(jīng)歷的事。
  潘堂林細心地將當時的系列報道版面復(fù)印好給我,我通過前后多篇稿件,詳細了解了當時物資匱乏的市場狀況,“為了買排骨披著棉衣通宵排隊,有時排上幾天仍買不到”,這些新聞細節(jié)把我一下子“拽”到了當時的菜市場。
  采訪結(jié)束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附近的菜市場和超市,想把自己重新拉回當下的市場環(huán)境中。如今我在排骨攤前采訪時,顧客會向我抱怨“排骨不難買,粉藕難遇上”的新問題;年輕人會反問“還要排隊?我已經(jīng)一年沒去過超市了”;賣排骨的老板也有當下的難題,他們要最大化地幫顧客做好煨湯前的準備工作,讓顧客買回家就能下鍋煲,“你不做好服務(wù),他們更不會買菜,都是直接點外賣”。
  將附近的超市、菜市場一家家逛完,我手上還是空空的。打開手機APP,我下單了一斤排骨,一斤蔡甸野藕,等我回家,快遞小哥也能送貨上門了。
  這是35年后的菜市場見聞。
  潘堂林提到,“無難無以叫生活”,有社會廣泛參與的輿論監(jiān)督,遠遠超過新聞作品本身的力量與價值。記者將新聞事實展示給公眾,公眾從中認識自身生活環(huán)境,繼而發(fā)生改善生活的愿望。
  記者翻閱他在1996年出版的《怎樣發(fā)現(xiàn)新聞》一書,其中寫到,35年前的這篇報道是在刨問“難”字法,常言道:“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難處;富有富的難處,窮有窮的難處”,對于愛喝排骨藕湯的武漢人而言,買不到排骨就是生活中的“難”。
  如今,武漢不僅是傳統(tǒng)的商業(yè)重鎮(zhèn),更是新零售之城,買排骨對武漢人來說不再是難事,但對于武漢人的“菜籃子”“米袋子”來說,總有新情況、新問題出現(xiàn),老百姓一日三餐,是須時刻關(guān)注的大事。
  長江日報記者張維納
  【編輯:葉子】
  (作者:張維納)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