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屆光博會開幕:科技界產業(yè)界人士共同暢想“光聯萬物”
2018-11-15 09:59:00 來源: 長江日報


  光博會上尖板眼:曠視洞鑒人像識別系統(tǒng) 記者高勇 攝
  長江日報11月15日訊14日,為期3天的第15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光博會是我國規(guī)格最高、最有影響力的光電盛會之一,也是我市重要的科技展會。東湖高新區(qū)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盛會將助推光谷萬億級世界光電子產業(yè)集群加速形成。
  開幕首日,東湖高新區(qū)與今日頭條、軟通動力、三豐智能、聯合光電、易點租等簽署合作協議,合作內容涉及互聯網、智能裝備研發(fā)制造、現代服務業(yè)等相關領域,簽約項目共計15個,簽約總額超230億元。
  “光電發(fā)展讓未來充滿了精彩”,美國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常瑞華介紹,她做的垂直腔表面發(fā)光激光器,已用到了iPhone上,“可進行人臉識別,未來甚至能用于人類的眼膜、動脈血管的血管表層識別”。
  激光微納制造專家、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終身教授洪明輝介紹,激光能造出人造視網膜、人造心肌等,還廣泛用于激光清洗,除了去除文身,還可以清洗畫作,甚至用于清洗更大面積,他甚至考慮開發(fā)便攜式的激光器,清洗各式各樣的高樓大廈。
  無獨有偶,海內外科技界、產業(yè)界都認可,光之未來在擁有最大市場的中國,尤其是正在形成世界級產業(yè)集群的光谷。德國科學院院士、德國柏林工業(yè)大學教授、量子點激光器發(fā)明人之一迪特·比姆貝格說,互聯網流量指數性增長,需要追得上該趨勢的硬件,為此,他的團隊圍繞硅光子和納米激光器結合的設計,與北京大學開展了合作,全球硅光先驅、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格林漢姆·里德則表示在跟華為合作。
  “烽火是引領者,武漢和烽火集團在國際標準制領域留下了中國印記”,通信專家、國際電聯ITU-T SG13主席里奧·萊曼介紹,自己所在的電信標準化部,專注于批準信息、通信和技術的國際標準,“5G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了,它馬上就將成為現實,我們的標準小組還會來到武漢”。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總經理魯國慶說,在建設世界級光谷的新起點,信息光電子產業(yè)勢在必行,中國信科集團將在建設世界光谷的征程中,加速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è)技術,與光谷攜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光電子生態(tài)。
  東湖高新集團展臺前,今年該集團新引進的人工智能企業(yè)尚易星通,其人臉識別技術可做到1秒就出比對結果,企業(yè)負責人為成為光谷大家庭成員而振奮,并表示為武漢產業(yè)氛圍所打動:“光聯萬物,搭載了光谷光電子信息技術后,人工智能在這里發(fā)展?jié)摿o限?!保ㄓ浾呃罴?潘露 通訊員丁鵬)
  【編輯:符櫻】
  (作者:李佳 潘露)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