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爐王”做了半世紀爐子溫暖千家萬戶,家中建博物館守望老時光
2018-11-08 21:41:00 來源: 長江日報


  武昌泥爐博物館,胡玉華展示其制作的泥爐及收藏的各式煤爐。 記者 苗劍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11月8日訊(記者王震) “今年是我父親去世整10年,我們在家建這個小型泥爐博物館,既是懷念他老人家,也是想把泥爐制作這門老手藝傳承下去?!?日,在武昌后長街33號一家由老平房改建的小型泥爐博物館里,長江日報記者見到武漢最早的泥爐手藝人葉國銘的兒子葉先勇。葉先勇說,提起他父親的名字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但用過他做的煤爐子的武漢人絕對數(shù)以萬計。他的父親大半生都在做爐子。


  武昌泥爐博物館,胡玉華展示其制作的泥爐及收藏的各式煤爐。 記者 苗劍 攝
  冬天赤腳和泥還踩到過釘子
  長江日報記者發(fā)現(xiàn),這家小型泥爐博物館除了收集各種老煤爐,還有不少迷你泥爐,最小的可放在手掌里,年代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有廣西、江西不同地方的爐子,也有白泥(觀音土)和紅泥不同材質的,還有盤式、直桶式等多種樣式,而且炭爐、燒柴爐和煤爐應有盡有。
  博物館的主人是位86歲的老太太,名叫胡玉華,她跟老伴葉國銘在這里住了60多年,一起做了半世紀的爐子。


  武昌泥爐博物館,胡玉華展示其制作的泥爐及收藏的各式煤爐。 記者 苗劍 攝
  “說起做爐子,還有一段故事?!焙袢A說,1953年,老伴坐火車去投奔湖南的哥哥,車上遇到了湖南人譚風群夫婦返鄉(xiāng)。閑聊中,葉國銘得知他們是做泥爐子的,原打算在武漢做這門營生,可是沒找到合適的場地。葉國銘仔細詢問做泥爐需要的條件后,決定跟他們一起合伙在武漢做這事。于是, 武昌地區(qū)最早的民用泥爐作坊便在蛇山腳下的西大街黃土坡開張了。


  武昌泥爐博物館,胡玉華展示其制作的泥爐及收藏的各式煤爐。 記者 苗劍 攝
  “那真的是苦。”胡玉華說,從選土取土、曬干碾碎篩細浸泡到和泥;從模具翻制到修整毛坯爐,再到開爐門、平爐腳、復內膛、外涂泥漿、曬干;最后燒窯、制內膽,給泥爐周身用鐵絲編箍、做提手,共十幾道工序,每批制作需10至12天,冬季雨雪天還要延長。


  武昌泥爐博物館,胡玉華展示其制作的泥爐及收藏的各式煤爐。 記者 苗劍 攝
  第一批泥爐做好后,武漢市民還很少見過這種廣西樣式的爐子,那時普通家庭家里用的是磚壘的土灶或用鐵甕做的簡易柴火灶。大家見它的第一感覺是,這么精巧能不能承得起一壺水。葉國銘在街頭叫賣時想了個主意,把這個白泥爐子倒過來,他一下站在爐底上,“看,我站在上面都沒事,您家回去煨一銚子湯保準承得起。”這一招蠻管用,買的人逐漸多起來。
  葉師傅做的爐子特別能熬火
  上世紀60年代初,越來越多的城市家庭從煤球、煤餅改燒蜂窩煤,葉國銘也適時推出新型的“紅泥蜂窩煤爐”。后來城市里的黃泥土也越來越難取,生產(chǎn)泥爐子已不現(xiàn)實,他想到用油漆桶改制“鐵皮爐”,琢磨出在爐膽與鐵皮之間填充珍珠粉等保溫材料,并在爐門上想到二次進風的辦法,這種爐子一面市就受到市民的歡迎。


  武昌泥爐博物館,胡玉華展示其制作的泥爐及收藏的各式煤爐。 記者 苗劍 攝
  “葉師傅做的爐子特別能熬火?!痹S多老顧客說,晚上爐門封好,第二天早上爐子上不僅能燒熱一壺水,燒過的煤還能給別人家引燃新煤。每逢冬季和春節(jié)來臨,他家的煤爐子供不應求,每年2萬個爐子暢銷武漢三鎮(zhèn)及周邊市縣。
  這里能留住武漢的老時光
  最近幾年,兒女們收拾葉國銘以前做爐子的老物件,勾起了母親胡玉華的懷舊情結,就托人買回觀音土,自己沒事在家捏一些小白泥爐。沒想到自己的兒孫及他們的朋友看到后,都驚訝這可是好寶貝啊——既有藝術性,還能守望武漢的一段老時光。紛紛索要,甚至國外的朋友也打電話要她給自己留一個。于是老太太捏得越來越起勁,趁著父親去世十周年之際,兒女們把這些寶貝展示出來。
  【編輯:祝潔】
  (作者:王震)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