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福娃、甲骨文表情包與賀卡,這位武漢籍大咖吸引全球目光
2018-10-18 21:41:00 來源: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融媒體10月18日訊(記者周滿珍)為配合在漢展出的陳楠《漢字·格律》展,近日,湖北美術出版社推出陳楠所著的《格律設計-漢字藝術設計觀》《間架結(jié)構九十二法·設計解讀》兩本新書,解密這位設計大咖如何玩轉(zhuǎn)古老的甲骨文、金文、吉祥文,吸引全球目光。
  陳楠是武漢人,1991年考入中央工藝美院,因奧運福娃設計結(jié)緣大師韓美林,成為他在清華大學的第一位博士生。2004年,陳楠第一次提出格律設計理念,希望借由全新設計,讓漢字更好的適應科技革命和社會審美的發(fā)展步伐。上周六在湖北美術館舉辦講座時,他坦言對甲骨文、金文以及納西東巴文的研究設計,是為了使”年輕受眾與異文化受眾更加主動地接受中國文化與傳統(tǒng)文明,激發(fā)他們把玩的樂趣”。




  2005年,陳楠作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修改創(chuàng)作小組一員,全程參與了后來大受歡迎的福娃設計。陳楠認為福娃在創(chuàng)意上突破了歷史上四個吉祥物的數(shù)量記錄,應用了五行的格律設計,以“金木水火土”展開圖形符號與色彩的想象,并融入中國傳統(tǒng)吉祥文化?!氨本g迎你”對應的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由小娃娃扮演,在頭飾和色彩上加以區(qū)分,這在奧運史上也是前所未有。這些重大設計的手稿和手繪圖均收錄在新書中。


  陳楠非常喜歡逛博物館,越看越感受到漢字的誘惑,除了信息傳播,還有藝術與設計功能。比如今日網(wǎng)民熱衷的諧音造句,幾千年前的吉祥文化中就有了。為了趨吉避兇,期盼美好生活,人們發(fā)明了不少吉祥圖案,到明清時已建立統(tǒng)一的符號識別體系。如“福自天來”下方飛動的蝙蝠,就是“?!钡闹C音。又如用圖形替換文字,富貴有余中的余,就是魚,或作圓形開光(暗示連中三元)處理,或在魚身上替換魚鱗圖案。


  如何讓故紙堆活起來,傳播漢字魅力,這本書也給出了具有實用價值的答案。收錄于書中的《故宮博物院文化產(chǎn)品包裝設計指南》,揭秘陳楠如何通過對數(shù)千種產(chǎn)品的測量,分類,梳理出一個由“盒、卡、袋、紙、箱”五類包裝構成的設計系統(tǒng),激活故宮大IP。他為NBA中國年標志所做的設計,采用中國式紅燈籠,受到全球矚目。




  2017年,全球首款甲骨文字庫“漢儀陳體甲骨文”正式上線,并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備受關注的萌萌的甲骨文表情包,是陳楠有意為之,“把古老的元素拿給年輕人玩”。為讓傳統(tǒng)文化傳播形式更時尚,吸引年輕人,“漢儀陳體甲骨文”剛上線時,他拍了一段視頻,并@明星鹿晗,后者轉(zhuǎn)發(fā)后,引來3000多萬點閱率。陳楠還設計了《甲骨文·吉祥文字》的賀年明信片和12生肖甲骨文信用卡,今年中秋節(jié),當微信朋友圈千篇一律轉(zhuǎn)發(fā)套話時,他設計的“中秋團圓”吉祥賀卡圖,異軍突起,被大量轉(zhuǎn)發(fā)。


  【編輯:金鑫】
  (作者:周滿珍)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