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有條冼星海大街,一場音樂會見證70多年友誼
2018-09-19 23:51:00 來源: 長江日報


  “絲路星海”音樂會現(xiàn)場 記者 許魏巍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9月19日訊(記者王娟) 18日晚,哈薩克斯坦國家愛樂樂團在琴臺大劇院以一場“絲路星?!币魳窌?,向中國作曲家冼星海致敬。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在國家藝術(shù)基金的支持下,這場音樂會將走遍中國34個城市演出,其中延安、武漢等地都是冼星海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地方。一支外國樂團,為何要以如此大規(guī)模的演出紀念這位中國作曲家?在長江日報記者采訪中,一段70年前的友誼和深情浮出水面。
  哈薩克斯坦有條冼星海大街
  哈薩克斯坦國家愛樂樂團團長列夫·梅佐羅維茨透露,樂團為這場音樂會準備了一年,所有曲目都經(jīng)過精心編配。“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有兩條大街,一條是冼星海大道,一條以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的名字命名,還建有冼星海紀念碑。他們是很好的朋友,我們帶著冼星海的作品來到中國,是為了傳承這段友誼?!?br>  音樂會的指揮彼得·格里巴諾夫介紹,音樂會的曲目選擇了冼星海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黃河》《太行山上》,還呈現(xiàn)了他在哈薩克斯坦寫下的交響詩《阿曼蓋爾達》:“這部作品是冼星海為紀念哈薩克的民族英雄阿曼蓋爾達而創(chuàng)作的,有哈薩克民族音樂的韻味?!?br>  冼妮娜:這段友誼應(yīng)該被銘記和傳承
  冼星海的女兒冼妮娜,曾先后四次前往哈薩克斯坦,尋訪父親的足跡。聽聞哈薩克斯坦的音樂家們在武漢奏響了父親的音樂,79歲的冼妮娜在杭州接受長江日報記者的電話采訪時連連道謝:“謝謝哈薩克斯坦人民,他們在幾十年前幫助了我父親,現(xiàn)在又把父親的音樂帶到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br>  冼妮娜介紹,1940年冼星海受中共中央委派,化名黃訓(xùn)赴莫斯科為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配樂。1941年6月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紀錄片制作停頓。冼星海因戰(zhàn)亂回國無路,輾轉(zhuǎn)來到阿拉木圖,遇上了音樂家拜卡達莫夫。
  冼星海的文靜、有禮和逐漸展露的音樂才華,讓拜卡達莫夫一家慢慢接受了這個年輕的中國小伙子。在拜卡達莫夫一家的幫助下,冼星海在科斯塔奈市音樂館找到了工作,還結(jié)識了一批哈薩克斯坦的音樂家。他吸收哈薩克斯坦的民間音樂元素,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阿曼蓋爾達》就是其中之一。思念著家鄉(xiāng),他也寫下了《中國狂想曲》《滿江紅》等作品。
  冼妮娜透露,當時冼星海發(fā)表的一些作品,署名都是當?shù)氐囊晃灰魳佛^館長,費用也給了館長:“他說他反正是一個人,館長家里有老人、孩子,比他更需要。父親用自己愛中國的心,也愛著哈薩克斯坦的人民?!?br>  冼妮娜透露,中哈兩國根據(jù)這段友誼創(chuàng)作的電影《音樂家》也即將在中國上映,“音樂的語言是相通的,希望通過音樂會和電影的傳播,能讓今天的年輕人了解這段歷史,也傳承這段友誼?!?br>  【編輯:符櫻】
 ?。ㄗ髡撸和蹙?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