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第五次抵漢時,足足走了二十分鐘才穿過戲迷的人潮
2025-04-12 19:44:00 來源:極目新聞

新聞通訊員 嚴紫瑤

4月12日,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學會會長劉禎以“梅蘭芳與新中國——兼及武漢之藝緣”為主題,攜珍貴史料與影像,帶領讀者走進“人民藝術家”梅蘭芳的信仰之路,探尋他與武漢的深厚淵源。

“1949年后,如何評價梅蘭芳?”講座伊始,劉禎拋出這一叩擊人心的提問。以“從‘伶界大王’到‘共產黨員’”為脈絡,他串聯(lián)起梅蘭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藝術足跡:泛黃的《入黨志愿書》手稿、慰問抗美援朝將士的舞臺瞬間、萬人空巷的購票長龍……一幕幕歷史畫面躍然屏上。

劉禎提到,在各地演出,梅蘭芳平易近人,他提的唯一條件是就是壓低票價,希望讓更多的觀眾能夠看到、看得起他的演出。

北京、上海、香港、武漢,是梅蘭芳藝術生命中至關重要的“第二空間”。1919年至1957年,他六度赴漢,留下無數動人的故事——

1919年冬,梅蘭芳首次受邀來武漢表演,古裝戲的典雅風韻令觀眾如癡如醉。

1951年4月,梅蘭芳第五次抵漢,剛出車站便被鮮花與歡呼淹沒。從車站到人民劇院,兩千余人夾道相迎,鞭炮聲震天,他微笑致謝,足足走了二十分鐘才穿過人潮。首場演出《貴妃醉酒》,簾內一聲“擺駕”,臺下掌聲雷動。年近六旬的他身段依舊輕盈,“臥魚”“銜杯”行云流水,觀眾驚嘆:“梅先生不老!”

1957年1月,第六次武漢之行,他病初愈后,在武漢人民劇院首次公演《貴妃醉酒》,并且為武鋼建設者進行了兩場慰問演出。

武漢不僅是他演出的舞臺,更是藝術交融的沃土。他觀摩楚劇《太平天國》,與漢劇大師吳天保探討戲曲淵源。

在漢期間,他還率團排練新編歷史劇《抗金兵》,梁紅玉擂鼓戰(zhàn)金兵的豪情,與武漢人民建設新中國的熱情遙相呼應。

講座結束后,觀眾紛紛手持紀念明信片排起長隊,蜿蜒如河,流淌著對大師的敬意,亦映照著藝術永恒的生命力。?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