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張艷
近日,一部時長近9分鐘的“武漢,為什么是武漢”的長視頻,在湖北人的朋友圈被悄然轉(zhuǎn)發(fā)。
《武漢,為什么是武漢》視頻截圖
視頻發(fā)布者名叫“1a0f”,這是他關(guān)聯(lián)自己微信的視頻號的第二條作品,一出手,3天時間閱讀量就突破百萬,大呼“好看”“感動”的留言比比皆是,后臺也有不少分享感受、真情流露的私密留言,更是讓他大為意外又十分感動。
1a0f,真名馮思培,武漢的一名職業(yè)導演,今年40歲。因為有一顆懂武漢、愛武漢的心,他鏡頭下的武漢才這么充滿治愈力量,這么讓人更加熱愛這座城市。
馮思培
有一顆懂她愛她的心,鏡頭下的武漢才令人治愈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一條片子一天漲粉40萬的馮思培,其實履歷頗為耀眼,戰(zhàn)績赫赫可查。
2019年,作為青年導演,馮思培參加了中日紀錄片制作與營銷國際研討班,赴日報NHK學習,還獲得過2020年度全國廣播電視和網(wǎng)絡視聽行業(yè)青年創(chuàng)新人才。
自稱像每一個“老武漢人”熟知且熱愛武漢一樣,馮思培也熟悉且熱愛武漢。因此,他執(zhí)導的城市宣傳片作品有很多:2017年武漢世界設計之都宣傳片《老城新生》,2018年世界友城大會宣傳片《世界你好》,2019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官方宣傳片《吹響集結(jié)號》,2022年大眾百花獎官方宣傳片、朱一龍主演的《花開武漢 光影未來》……
拍攝朱一龍主演的《花開武漢 光影未來》,馮思培在片場
2022年,馮思培執(zhí)導的系列紀錄片《看見紀南城》第六集在央視1套播出,此片最后斬獲中國新聞獎。2024年系列紀錄片《龍舟》第五集和2024年紀錄片《過江》,也是他的作品,尤其是后者,在社交平臺上至今被人津津樂道、百看不厭。
畢業(yè)于成都理工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的馮思培,并不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不過家鄉(xiāng)孝感距離武漢不遠,在武漢城市圈之內(nèi),號稱武漢的后花園。生活中,他經(jīng)常被人用佩服又好奇的口吻問道:“你一個‘外碼’,怎么把武漢拍得這么好看,好看得有一種“親近的陌生感?”
對此,他的答案是:“我喜歡做跟這個城市相關(guān)的片子。對于武漢,有太多太多經(jīng)典的東西可以說,但怎么做到讓了解武漢的人,能夠通過宣傳片、紀錄片,獲得一些跟平時不太一樣的感受?我覺得那種‘親近的陌生感’剛剛好。明明這種城市很熟悉、很親近,但那些視角特別的畫面,再加上旁白解說,卻讓武漢人有了一點點陌生感,不由得感嘆:哇,原來可以通過這樣的視角,看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呀!”
拍攝武漢題材的片子時,馮思培特別希望通過設計和創(chuàng)意去呈現(xiàn)這座城市的面貌,“這也許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兒”。有一次,他和小伙伴連續(xù)一周四點起床,只為了抓住在武漢升起的第一縷陽光,“這是早起者的福利,就是看到武漢的日月同輝?!?/p>
因為有一顆懂武漢、愛武漢的心,因為在武漢生活了十余年,因為武漢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馮思培鏡頭下的武漢才如此美好,充滿治愈力量吧。
《武漢,為什么是武漢》,觸發(fā)了數(shù)十萬網(wǎng)友的集體記憶
今年過年期間,橫空出世的DeepSeek,成了熱議話題中的頂流,也成為馮思培和朋友們的關(guān)注點。作為影視從業(yè)者,馮思培很早就在關(guān)注AI對自己這一行的影響,也會在創(chuàng)作中借助AI,“我尋思著,要不要也用DeepSeek來試試做點什么?”
仍然選擇了自己最偏愛的武漢題材,馮思培說干就干,自己當“總控”出方案、角度、創(chuàng)意,再和一群小伙伴討論技術(shù)如何實現(xiàn)。一周時間,大家伙就把8分多鐘的《武漢,為什么是武漢》制作出來了,“除了采用現(xiàn)有素材,和里面的觀點延伸了之前我們做的一個紀錄片《過江》,跟以前最不同的是,這一次我們AI用得比較多,占到60%—70%?!?/p>
3月5日,早春一個平常日子,馮思培開通微信視頻號,《武漢,為什么是武漢》是這個新號的第二條視頻。令他沒想到的是,上線第一天,他的號就漲粉幾萬;上線三天,此條視頻瀏覽量就突破百萬,留言過千條,后臺私信也如雪片飛來……目前,點贊量2萬+,轉(zhuǎn)發(fā)量5萬+。
《武漢,為什么是武漢》視頻截圖
在這條視頻下面的2000多條評論中,新聞記者看到,有很多對視頻制作的贊賞:“切入點很佳,內(nèi)容很簡實,視角很真實。能銜昔接今、承上啟下,這個片子能火!”“難得一見的關(guān)于武漢的文宣。”“片子精彩展現(xiàn)了百年江城歷史變遷,除了歷史風貌畫面令我印象深刻之外,其中‘武鋼飯盒’‘江輪江風’‘片尾段落’三段畫外音也令我欣賞不已!”“獨特的視角、創(chuàng)新的語言,耳目一新!”“想了解武漢可以看看這個”“文案、畫面、配樂都太棒了!”“每一幀畫面都是武漢的城市記憶?!薄?/p>
還有更多網(wǎng)友被這條視頻觸發(fā)記憶或引爆淚點:“在煙火里跌宕,在江河里澎湃!”“武漢武漢,我心中永遠的贊!”“滿滿的兒時記憶!”“每次回到武漢都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越來越好,越來越美了!”“通過珍貴歷史影像,我們看到武漢近幾十年的變化,不僅反映了時代的進步,也體現(xiàn)出了武漢發(fā)展越來越好!”“我看著看著模糊了雙眼!”……
其中,有一條近400字的留言,開篇寫道:“這大概是所有推介武漢的,最具跳躍性的視頻作品了。跳躍性,恰如其分。武漢本身,就是一座充斥著跳躍性的城市。這座具有三千五百年歷史的城市,在最近二十年的變遷,不正是跳躍式發(fā)展的見證和體現(xiàn)嗎?!”結(jié)尾寫道:“武漢,不是一個討所有人喜愛的城市,但絕對是我看著舒心,躺著愜意,時不時罵著,卻不讓別人瞧不起的家?!弊掷镄虚g,有對片子由衷地點贊,有對武漢熱烈的探討。
這位網(wǎng)友的“小作文”,可謂道出了該片何以能夠引發(fā)網(wǎng)友共情、共鳴、共振?!熬拖裎覀儫釔圩约旱募亦l(xiāng)一樣,我可以說她如何如何不好,但是,你不能說她?!瘪T思培十分感慨地說,“大家之所以說喜歡這部視頻,是因為對武漢的文化自信和情感認同,這讓我感到十分震撼!愛,就要大聲說出來?!?/p>
令他感慨和震撼的,還有幾位在外地或者海外生活的武漢人私信留言,有的講述自己被該片引發(fā)的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有的提供歷史素材和細節(jié)……
網(wǎng)友“老理”給馮思培寫了近千字的私信,稱自己“克制著才沒讓淚水奪眶”。他說自己1952年出生于武昌司門口,“盡管‘一把連’(武漢話,全部的意思)在武漢生活只有二十年,但是生命起源、形成的烙印最分明的是武漢。即使現(xiàn)在一般情況說著普通話,不經(jīng)意就會被對方聽出是武漢人……十多年來居住地域更換,跨度千萬里,吸引我敏感聽覺的鄉(xiāng)音還是武漢話……武漢人的性格有些特別,我稱其為俗氣而不落俗套……”
距離這條爆款視頻過去了不到一個月,馮思培又創(chuàng)作了9條借助AI的視頻短片:《武漢,為什么這么快》《漢正街,為什么是漢正街》《紅鋼城,為什么是紅鋼城》《熱干面,為什么是熱干面》……儼然一個“武漢為什么”系列,好評如潮,吸引了很多武漢人打卡留言。
馮思培
馮思培坦言,他這些作品都是業(yè)余時間創(chuàng)作,因此視角也很“個人化”“個性化”,跟“高大上”的表現(xiàn)手法不相同,但網(wǎng)友的熱烈反響,“讓我有了繼續(xù)拍武漢的動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