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先民們通過龜甲和獸骨占卜來預測吉兇,并把結(jié)果記錄在甲骨上。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成系統(tǒng)的文字,其表意屬性,完備的象形、會意、形聲構(gòu)造方式。孕育了系統(tǒng)的漢字造字理論和規(guī)則。今天我們一起走近甲骨文,感受甲骨文的趣味和奧妙。
“那些年的刻骨銘心,讓我說與你聽——甲骨文化展”135件文物展品正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展出。展覽以問題引導模式,探索甲骨文全新展示方式。
距今3000多年前商代人的一天是怎么過的?甲骨文是用什么寫的?通過衣食住行、祭祀信仰等6個單元,描繪商代生產(chǎn)生活的鮮活畫卷,把甲骨文知識通過輕松有趣的問答呈現(xiàn)。通過甲骨片綴合、書寫甲骨文等方式,游客們可以進行互動體驗。
甲骨文:我國最早成系統(tǒng)的文字
漢字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唯一演化沿用至今的文字。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成系統(tǒng)的文字,其表意屬性,完備的象形、會意、形聲構(gòu)造方式。它孕育了系統(tǒng)的漢字造字理論和規(guī)則。
漢代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把漢字的構(gòu)成和使用方式歸納成六種類型,總稱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
這六種古漢字構(gòu)造和用字方式在甲骨文中均已出現(xiàn)。
甲骨文:孕育系統(tǒng)的漢字造字理論和規(guī)則
這片編號25282的國圖甲骨,全片只有一個完整的“虎”字,形象惟妙惟肖,是象形字的代表。
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 趙愛學:卷曲的尾巴,身體比較長,脊背彎曲,上面有紋路,這些形象一看這就是一個老虎的形象?!袄鲜蟆币欢ㄒ谧爝叜嫵鲆恍┬↑c點;“馬”一定要把馬脖子后面的鬃毛給畫出來。象形慢慢簡化之后它要有一些區(qū)別特征,比如“大”字,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的形象,他在胳膊的兩個腋窩位置點上兩個點,這就是表示這個字是腋窩的“腋”字。
館藏甲骨35651片 與傳世文獻互相印證
目前,國家圖書館館藏甲骨35651片,居世界首位。作為重要的出土文獻,一些甲骨文可以與傳世文獻互相印證,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價值。
這片編號為6006的國圖甲骨,有為祖先供奉祭品的記載。它與其它兩個甲骨碎片綴合,較為完整地反映商代先王先后次序為“上甲、報乙、報丙、報丁”,印證傳世文獻《史記·殷本紀》的記載可信。
(總臺央視記者 于茜 田云華 苗毅萌 安陽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