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3篇幅提供注腳和說明 新譯《浮士德》為讀者降低閱讀障礙
2024-11-20 14: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由商務印書館與復旦大學青書館聯(lián)合舉辦的“浮世有德,永恒上升:新譯《浮士德》分享會”日前在上海舉行。

從第一部講述學者、愛情故事的小世界到第二部自古希臘至歐洲近代的波瀾壯闊的大世界,歌德用一生寫出了一部偉大、瑰麗的史詩巨著,而且是用戲謔的形式完成的。

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德文系教授李雙志介紹了《浮士德》長達六十年的成文史。他認為恢弘厚重是《浮士德》的一面,另一面則是輕盈:落腳到“美”字的魔鬼賭約,浮士德的追求是輕盈的,因為美具有超越性;魔鬼這個角色用戲謔的方式嬉笑怒罵,使沉重的東西有了輕盈的維度;同時老年歌德出神入化的筆觸是輕盈的。只有把厚重與輕盈結合在一起,才能看到《浮士德》真正的美。

新譯《浮士德》及其周邊文創(chuàng)?!∩虅沼^供圖

李雙志指出,自《浮士德》面世以來,對它的闡釋產生了偏離和曲解。在走入中文世界的時候,也因為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使譯文與原文有所偏離。《浮士德》的戲劇形式決定了它描摹眾生相,在不同的人物形象所說的話語、所采用的韻律、所使用的詩歌格律間不斷跳躍轉換,尤其梅菲斯特的語言特別不好把握。加之第二部的內容跨越上下三千年,足見其翻譯難度。谷裕譯本據(jù)實翻譯,貼近原文文本,雅俗得當,可謂是為讀者打開了《浮士德》的新世界。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比較文學系副教授王凡柯強調,在我們這個時代,讀《浮士德》有其現(xiàn)實意義。翻譯家谷裕貫徹回到文本的原則,從原文韻律、文化民俗、宗教背景等對譯文進行注釋。無論是學術圈還是大眾讀者,都能在這一譯本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東西。

商務印書館《浮士德》(典藏版)由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谷裕譯注,是中文世界第一部注釋研究本。全文約1/3篇幅提供邊注、腳注、說明、簡評,為專業(yè)和大眾讀者提供可靠的研究資料,降低閱讀障礙。同時,每套書帶有獨一無二的收藏編號,并贈送由書中插圖創(chuàng)意而成的周邊文創(chuàng)。(完)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