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里的湘村丨明大熔:貫堡渡那一抹鄉(xiāng)村亮色
2024-09-05 22:12:00 來源:紅網

貫堡渡:那一抹鄉(xiāng)村亮色

文/明大熔

在湖南廣袤的原野中,有一個名為太陽坪鄉(xiāng)貫堡渡的村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這8個大字時時刻刻鑲嵌在村部大禮堂的醒目處,這是“勞模精神”的存在。它宛如一顆被歲月掩藏和蒙塵卻依然熠熠生輝的明珠,靜靜地閃耀和散發(fā)著獨特的色彩與光芒。

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有幸在這個小山村參加了一次有趣的“村晚”活動。后來才得知原來這是靖州縣在這里拉開了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的序幕,怪不得吸引了這么多的村民及觀眾的熱情圍觀。貫堡渡村是靖州縣2024年春季“村晚”的示范點,小小的村莊農民唱主角,熱鬧在鄉(xiāng)村、歡樂在群眾,吸納村民、文藝團體積極參與其中,農民群眾自己編排、自己編導、自己表演的節(jié)目,來展示鄉(xiāng)情風貌、傳遞村莊鄉(xiāng)音鄉(xiāng)聲、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凝聚鄉(xiāng)情鄉(xiāng)戀,讓大家共同感受貫堡渡村濃濃的“鄉(xiāng)土味”、多彩的“文化韻”、厚實的“民俗情”、暖暖的“純樸風”。以群眾的需求為導向,以文鑄魂、以文化人、以文塑旅、以文惠民,這就是為鄉(xiāng)村振興助力鼓勁,這些實實在在赤裸裸地展現在群眾的面前。這就是群眾的所需和所求。

走進貫堡渡村,仿佛踏入了一段塵封的歷史,推開了一扇通往舊日時光的門扉。那些古老的建筑承載著歲月的痕跡沉默而莊重,那飽經風雨侵蝕斑駁的墻壁、精致細膩的雕花門窗,無不在訴說著曾經承載著悠悠歲月的故事。這里的歷史文化底蘊宛如深沉的海洋,先輩們的智慧與勤勞如繁星般鑲嵌其中,留下了真真切切的印記。每一塊石板路都印刻著南來北往行人的足跡,每一處屋檐好像在輕聲訴說著昔日的輝煌。全國小康建設示范村、全國文明建設示范村、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全國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這些不是數字,而是鮮為人知的往事與記憶。

伴隨著悠悠渠江上吹來的和煦清風,行走在貫堡渡村,這里的道路干凈平坦,鞋底踩在上面輕松自如,那家家戶戶衛(wèi)生整潔,空氣都是新鮮的,村道邊一處處“會說話”的文化墻精美別致,沿路栽種的向日葵、玫瑰更是相繼開放,色彩斑斕;這是要向遠方客人伸出的手臂想要被抱抱的感覺嗎。新打造的小花園、籬笆園、小圍欄一個個精致的小節(jié)點成了行人視線里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這里還有貫堡藏瓏、月光碼頭、千年古渡等人文景觀,這是村里的文化底蘊在悄悄升華,還有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大改觀,來村里游玩的城里人越來越多了,一片片老街兩旁栽種的向日葵都成了網紅打卡點了。鄉(xiāng)村美景入畫來,幸福生活踏歌至,一派派“推窗見綠、出門進園”“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月月有果”的優(yōu)美景觀。村寨里到處呈現的是道路通暢,綠樹蔥蘢,花香誘人,環(huán)境優(yōu)美,村民幸福祥和的畫面?!拔L”“微公園”小景觀,扮靚了鄉(xiāng)村的顏值,提升了群眾幸福感。

這里的村莊產業(yè)發(fā)展更是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命蓬勃而充滿活力。那一層層廣袤而充滿生機的農田,是村民們用汗水與心血澆灌出的希望田野。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這片土地上勾勒出一幅豐收的絢麗畫卷。那金黃金黃的稻穗在陽光下閃耀著燦爛的光芒,翠綠的蔬菜散發(fā)著清新的無公害氣息,無不彰顯著產業(yè)發(fā)展的興旺景象。

貫堡渡村中藥材產業(yè)示范基地上,向日葵在驕陽下競相開放,一片金色的花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吸引不少游客。村里有1500畝中藥材產業(yè)示范基地,以林下經濟種植方式為主,采取向日葵與中藥材套種的模式,到了向日葵盛開的季節(jié),慕名而來的游客自然而然地沉醉在花海中,他們紛紛用手機、相機記錄下這美好又難忘的瞬間。

“我們帶著小孩子來這里玩哈,這里的風景太漂亮了!”游客們也非常高興。

貫堡渡村開展人居環(huán)境整治和產業(yè)提質改造的同時,將農業(yè)產業(yè)同旅游業(yè)有機結合,沿線選擇景觀優(yōu)美區(qū)域建設觀景臺,設置田間觀賞油菜花的專用田垅、建成簡單醒目的網紅打卡墻等,繪制沿線文旅觀光地圖,并打造“貫堡藏瓏”品牌,銷售特色農產品,與湖南清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中藥材示范基地,以“村集體+企業(yè)+農戶”發(fā)展模式,促進農村產業(yè)升級,實現村集體收入150萬元,村集體每年增收20萬元,人均年增收6000元,每年幫助30余戶村民就近就業(yè)。推進現代休閑觀光農業(yè)和鄉(xiāng)村旅游的融合發(fā)展,讓鄉(xiāng)村更加美麗、農民更加富足。

文明新風如溫柔的春風般在這里緩緩吹拂。村民們之間和睦相處,互幫互助,演繹著人性的美好。老人們坐在門口,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緩緩講述著過去的故事,那聲音仿佛能穿越時光;孩子們在田野間盡情地奔跑嬉戲,銀鈴般的笑聲回蕩在整個村莊,讓人心生歡喜。這里沒有都市的喧囂與繁華,有的只是那份讓人心神寧靜的祥和。

村莊的基層建設扎實而有力,為村民們的生活有了堅實可靠的保障。整潔的街道、完善的設施,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適。整潔的水泥硬化路環(huán)村入戶,滿山金燦燦的柑桔散發(fā)出陣陣清香,紅瓦大房掩映在綠林花海之中。如果迎著和煦的春風走進靖州縣太陽坪鄉(xiāng)貫堡渡村,仿佛進入了一幅美妙的新農村錦銹樂園。干凈的村道,清澈的小河,一臺臺環(huán)保的太陽能、一個個節(jié)能的沼氣池、一座座潔凈的廁所、一股股衛(wèi)生的山泉水,加上村民的愜意生活,正是貫堡渡“生態(tài)村”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

聽這里的群眾說,貫堡渡村的來歷還有一個美麗而動人的傳說故事。

北宋元豐三年(1080)置,屬沅州。在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北三十里貫保渡。元豐六年(1083)屬誠州。貫堡渡在北宋年間即有記載,當時稱貫堡砦。如今貫堡渡三字的來歷,可從后向前解讀:第一個渡字,是因這里在渠水有一個千年古渡,是靖州到洪江的重要節(jié)點;第二個堡字,是因為北宋年間這里為少數民族聚居區(qū)域,朝廷管理后普遍設立堡、團、寨等軍事組織加強管理,本地就是那時設立了堡;第三個貫字,是因為靖州到洪江的這條交通要道上,設立有多個堡團組織,這個堡設立后,貫穿了這條要道,這就是貫堡渡三個字的深刻含義。

龍頭是貫堡渡村的一個自然團寨,以前一直都是一個村,叫貫堡渡村,在上世紀的人民公社時期,鄉(xiāng)鎮(zhèn)稱公社,村級稱大隊,貫堡渡村曾改名為幸福大隊。貫堡藏瓏這寓意是貫堡渡人杰地靈,人才輩出。地靈,是指貫堡渡有龍頭村、龍頭山。人杰,是指貫堡渡出現過許多優(yōu)秀人物,以后也許還會不斷有優(yōu)秀人物出現,也許以后貫堡渡村又會改名為“幸福村”,就不得而知了。

渡人渡己是說以前的渡船,渡人同時也是自己養(yǎng)家的手段;講奉獻,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講自強,順境渡人,逆境渡已。

村邊還有一個月光碼頭。碼頭延伸入水,形如彎月,舊時渡船靠岸可以夜賞月光,所以稱為月光碼頭。

還有一條老街叫福運老街,這是從北宋至今的舊道,人們沿這里走向外界,求的是福是運,所以叫做福運老街。這里渡口歷史悠久,一直是貫通洪江、靖州、桂林的交通要道的重要節(jié)點。北宋年間開發(fā)沅水流域,廣建“寨”“堡”等軍事機構,派官經略,遣軍駐守。宋元豐五年(1082年)時此地設“堡”,宋志記載此地為“貫堡砦”,縣志中有記載“在州北三十里之貫堡寨置渠陽縣”。清光緒時此處名為“貫堡渡”。

如果你還想更多更詳細知道和了解貫堡渡村的前世今生和未來的前景,不妨就走進村史館去看看吧,它會把知道的所有秘密偷偷告訴你的,因為貫堡渡村史館是懷化市第一家村史館。這里藏有許許多多的不為人知的故事。

和美慢生活,幸福貫堡渡。貫堡渡村,它不僅僅是一個村莊的地域概念,更是一種心靈精神的寄托,在這里,我們看到了鄉(xiāng)村的美好與希望,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它尤如一首優(yōu)美的散文詩,用它的獨特魅力,吸引著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讓人們沉浸其中,感受鄉(xiāng)村的美好與希望。讓我們一同走進貫堡渡村,用心去領略那一抹獨特的鄉(xiāng)村亮色,讓它在時光的長河中娓娓綻放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

(文中圖片皆為作者提供)

明大熔,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