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風襲臺灣 輿論認為中華文化內核是關鍵
2024-08-26 22:49:00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臺北8月26日電(記者王承昊、傅雙琪)大陸首個3A單機游戲《黑神話:悟空》20日橫空出世后,在臺灣立即收獲一眾玩家擁躉。連日來,這只臺灣民眾熟知的“猴子”引發(fā)持續(xù)熱議,精良的制作與深層的中華文化內核贏得島內輿論和玩家高度評價。

“在游戲里玩到了我們小時候就認識的角色,超爽的!”臺灣青年阿賢是一名資深游戲玩家,幾年前就關注到了這款游戲。20日游戲一上架,他就馬上搶購到手,數(shù)日體驗下來除了有“通關太難”的感受外,更對“滿滿中國風的配樂、建筑和游戲思路”贊不絕口。

《聯(lián)合報》25日撰文指出,《黑神話:悟空》之所以大賣,主要是因為其高質量的游戲制作、創(chuàng)新的技術應用、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市場策略的成功。作為一款以《西游記》中孫悟空為背景的游戲,不僅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還通過現(xiàn)代化的表現(xiàn)手法,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的活力。

島內媒體人謝寒冰日前表示,這款游戲技術過硬,流暢感和人物刻畫都很容易獲得大家的認同。他同時觀察到,《西游記》是中國傳統(tǒng)民間故事,臺灣玩家對游戲中的角色很熟悉,很自然地有親近感、認同感,在游戲中更感受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游戲做得很好呀!我一直都覺得中國古代神話很酷、很吸引人,完全不輸西方神話?!币幻麃碜耘_灣政治大學的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的留言獲得數(shù)百點贊,他還表示希望未來有更多類似的游戲出現(xiàn)。

在臺灣知名游戲論壇“巴哈姆特”上,《黑神話:悟空》已霸榜“熱門看板”第一名多日。留言區(qū)內,不少網友寫下游戲心得、攻略,還有“跟著悟空游山西——景點導覽圖”的帖子邀玩家“重走悟空路”。

臺灣時事評論員賴岳謙表示,這款游戲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之美,必然會吸引消費者或是親身旅行感受,或是購買周邊產品。他感嘆,這款游戲是多年磨一劍,而這一“劍”磨成功了。

除游戲本身火爆外,由于該游戲對顯卡要求不低,近日更推動相關臺灣科技企業(yè)股票上漲。臺灣《商業(yè)周刊》認為該游戲將帶動許多周邊商機,造就高階顯卡新一波“搶貨潮”。

然而,當“悟空”在臺灣走紅的同時,民進黨當局則以“程序沒走完”為由拖延該游戲上架,目前在臺灣服務器的PSN商店內無法購買該游戲。這使得很多玩家只得轉換平臺,或是重新注冊賬號轉往香港等地的PSN商店。島內媒體人趙少康評價這不只是找玩家麻煩,更是該賺的錢不賺,是“意識形態(tài)主導的笨政策”。

一些綠營媒體和側翼也繼續(xù)“逢中必反”,發(fā)表“中國文化輸出踢鐵板”“西方玩家不熟悉故事背景”等酸言酸語。而網友們則反擊表示,綠營只能是“嘴贏”。一位臺灣網友留言表示,大陸在認真扶持產業(yè)發(fā)展,臺灣卻在搞意識形態(tài)。還有網友諷刺說:臺灣沒有“黑悟空”,只有“綠神話”。

島內輿論批評,在民進黨當局持續(xù)“去中國化”操弄下,臺灣文化產業(yè)丟掉文化認同,“圈地自萌”。《聯(lián)合報》評論指出,《黑神話:悟空》的火爆不只是游戲圈內的現(xiàn)象級事件,也是大陸在西方壟斷的文化領域實現(xiàn)了破繭。不禁得問,多年來執(zhí)意“去中國化”的民進黨,要如何無視“在西方世界大鬧天宮的孫猴子”?

《黑神話:悟空》讓玩家扮演孫悟空造型的“天命人”,在電玩世界手握金箍棒,重走探險路,制作團隊日前表示這是“老祖宗賞飯吃”?!?5后”的阿賢回憶說,他小時候常能玩到臺灣自主創(chuàng)作的以三國、仙俠等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元素為背景的游戲,近些年卻不見有新創(chuàng)作,很可惜。

“悟空”在臺灣的爆火并非偶然。近年來,從《甄嬛傳》《慶余年》等古裝劇在島內持續(xù)走紅,到《原神》、“泡泡瑪特”等大陸游戲、玩具產品受到臺灣年輕人追捧,以中華文化為根基的時尚產品收獲越來越多島內受眾的青睞。

臺灣中華海峽經貿交流協(xié)會理事長蘇恒表示,臺灣玩家對《黑神話:悟空》這款游戲的強烈共鳴,表明中華文化的力量在于其激發(fā)內心共振,連接兩岸同胞的心靈。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