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為五陵輕薄兒,生在貞觀開元時。斗雞走犬過一生,天地安危兩不知?!边@幾句如今已有相當流傳度的詩,單憑閱讀直感,猜測作者,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對得上拗相公王安石的。畢竟,吾國信史上,若論君之于臣的遇合之恰、倚重之殷、信任之摯、敬愛之恒,宋神宗王荊公之外,找不出第二例。即使新君登基,新法盡廢,也不妨王介甫歸老金陵半山園,優(yōu)游卒歲。方之其前千三百年生遭車裂的商鞅,與其后五百年死后戮尸的張居正,王安石這位變法者的遭遇,當得起他多年政敵蘇東坡的贊譽:“名高一時,學貫千載,智足以達其道,辯足以行其言?!币源?,史論常斷以“孱弱”的兩宋,真有足多之處。王安石事業(yè)雖有棘手,畢竟大展拳腳過,成敗得失至今聚訟,仍是學界研究課題,如用德功言這傳統仨尺子量量,差差近乎三不朽了吧。但他仍然公然牢騷??梢?,不遇差不多是眾生共相?!熬杏跁r”,“拘于虛”,拘于“一向年光有限身”,拘于信息無量腦算浮光,即便富可敵國貴居公卿者,也難免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的?;蛘咭虼耍案杏觥睍蔀槲釃旁姰斨械囊恍?,諸多作手紛紛藉此詩題,感慨近乎永恒的“不遇”。 相比詩言志之大,詞作的婉曲幽眇,和傳唱關系尤為密切的聲律要求,尤其適應市井情感的城市生活——在城市化無可逆轉的當下中國,堪稱時地兩宜。詞,尤其特稱“宋詞”,唐末坊市制的解體兩宋街巷制的勃興,和小令慢詞的興發(fā),差差同步,絕非偶然。在道裂天下專業(yè)立足的當下當來,存身狀態(tài)越來越雞零狗碎,離合悲歡卻千古攸同,而對類似情感遭際所見聞所觸動恰如其分的表達,以及會心不遠的欣賞,對于撫慰節(jié)奏匆遽而身心俱疲的現代人,古典詩詞以其典雅細膩簡捷,不失方便。王新才教授由內刊專欄結集而成的新作《人間美詞》,可謂得遇其時。 在我看來,《人間美詞》是無涉功利的內驅之作。當下各行各業(yè),KPI大行其道,借用黃仁宇先生的說法,差不多都業(yè)已或急趨“數目字管理”。跟業(yè)績考核無關的動作,越少越好?!睹涝~》呢?斷然不會成為新才教授的社科立項課題,不會計入他年度科研成果,不被折算他教書育人的課時——一言以蔽之,無益之事,不急之務。《美詞》之作,無疑出于現代教育特為強調的內驅力,是“我要做”而非“要我做”。如新才先生辨析“思無邪”的語義遷流后,認同陳衍強調的“真實懷抱”:“詩人的真實懷抱并非憑空產生,它首先基于在顛沛與造次之際詩人對人性的堅守,然后因為有了顛沛與造次之所歷,其懷抱才真實。詩人懷抱中常有如況周頤所謂‘萬不得已’者,發(fā)而為詩為詞。這萬不得已者,便是如同孔夫子所感嘆的詩三百所共由作的‘思無邪’”。正因為新才先生“萬不得已”的創(chuàng)作沖動與能力,他才會持續(xù)不斷地吟出“臨水”詩詞,作出《美詞》。 《人間美詞》是跨界出圈的成功之作。海通以來的這數百年,孤懸太空的這粒藍色星球,藉由交通通訊的日益發(fā)皇,再也沒有一塊世外桃源,隔絕于聯絡之外。如怪杰李敖所譯約翰·鄧恩的名詩:“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減少,/作為人類的一員,/我與生靈共老?!弊屓穗y堪的現實,是世界范圍內人文學者和科學家之間日益加深的文化割裂,亦即英國科學家、小說家斯諾1959年在劍橋大學一場演講中提出的“兩種文化”。愈益細密的學科分工深化,即使兩大部類內部,學科之間、分支之間、部門之間,也渠道不暢,壁壘日高,造成全社會實踐、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損失。術業(yè)專攻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專攻的精細深入,成就商品與服務的當代涌現。代價就是個人,尤其專家在自己窄小的領域當中,畫地為牢,無力突破也無心他顧。莊子所預言的“道術將為天下裂”,已屬常態(tài),社群沖突日亟,圈層隔膜日深。為免社會瓦裂,亟需將學術成果轉化為公共產品,跨越學科自限的公共表達,提供了黏合社會的可能?!睹涝~》的未結集文本,經由湖北之聲欄目《煒煒道來》廣播,省內獲“2020年度湖北廣播電視節(jié)目獎”廣播文藝(文學節(jié)目)二等獎,進而獲“中國廣播電視大獎2019~2020年度廣播電視節(jié)目獎”廣播電視類提名獎。誠如華東師大中文系終身教授胡曉明序《美詞》時所表彰,(心靈詩學)“新才教授這一詩觀,氣息純正,根柢堅實,比許多中文系的文學教授,更能見其大、識其正?!毙虏沤淌谑菆D書館學界少見的跨界對話者,《美詞》得到當行學者的高度評價,正為出圈例證。 《人間美詞》是繡口錦心的可傳之作。大廚不必是美食家,食客期待于大廚的,是他能將不同食材,妙手料理,做成適口充腸的美味,哪怕他訥于言。美食家不必是文章作手,他只要能精到點評大廚出品,引領食客,至讓大廚手藝更進一層,無需下筆千言。但若罕遇難求者能一身三任,則不僅食材到美食的全過程可以很好呈現,大廚的靈感思緒亦能曲達,給予食客、給予讀者的啟發(fā)與享受,將更為親切生動。新才先生就是古典詩詞領域當中,兼創(chuàng)作、鑒賞、傳播于一身的高手。他的“臨水詩”為圈內所熟知,所激賞,外行如我,不能贊一詞。他出入古今詞評,有所辨正有所衡評,對所論詞人詞作知人論世,以美文寫就的《美詞》,讀來讓人看到了原作簡約平靜的字眼之下,那聯絡紛繁暗流洶涌的深海。就是他鑒賞之余似乎無意的閑筆,往往也能予人不期的啟示。比如他論周邦彥出生時所行熙寧新政:“經濟受權力干預越多,越難以正常發(fā)展。歷史上的改革之所以多以失敗而告終,原因正是統治者試圖擴大權力去干預經濟。熙寧新政中的青苗法、均輸法,其轉運使、常平倉之設實際上都是以權力介入經濟,在運行之初廣受關注之下也許會有一定成效,但權力的不受約束與傲慢,必將導致運轉不靈與腐敗”。(《憔悴江南倦客——讀周邦彥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又如他讀解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時感慨:“只有那些深具詩心的人才能從那些庸常的乃至艱辛的生活旅程中發(fā)現生命中的詩意。”這無疑是新才先生的夫子自道。相比他主業(yè)所在的小學科圖書館學,《美詞》的受眾面無慮更大,與以古典詩詞鑒賞為志業(yè)的專家作品并置,也毫不遜色,當能傳之久遠。 當然,《人間美詞》也有遺憾。譬如吾國歷史上,“封建”往往與“郡國”對稱,顧炎武總結得好:“封建之失,其專在下??たh之失,其專在上?!薄睹涝~》所及的帝制郡國時代,與羅馬天主教松散的封建,迥不相侔。以新才先生深諳“封建”對譯feudalism / Feudal的方枘圓鑿,無慮深諳。新才先生所論時代,與“封建”無涉,這從流就頗為扎眼。再如所選詞人何以這么16位?什么標準?相比唐末五代,“清詞中興”的作手和名篇更多,為何忽略?也許預料到有類似疑問,王先生《后記》已預作交待。我這讀者,還是期待新才先生續(xù)有輸出。 人間有美詞,有《人間美詞》。如此人間,值得。再不堪,亦堪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