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張杰上海報道
真是說不完的紅樓夢,談不盡的曹雪芹?!都t樓夢》問世200多年以來,不光給廣大讀者帶來文學欣賞上的享受,還成為一代代作家、學者不斷進行解讀的對象。比如張愛玲、王蒙、白先勇、劉心武、蔣勛、歐麗娟等人解讀紅樓的作品,都是當下很多讀者耳熟能詳?shù)膶ο?。如今,在出版市場上又出現(xiàn)一個讀紅高手解讀《紅樓夢》的非虛構作品,那就是魯獎獲得者、滬上著名小說家潘向黎的《人間紅樓》。
潘向黎
8月17日下午兩點半,《人間紅樓》在上海書展舉行了新書首發(fā)式,除了作者潘向黎到場分享之外,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駱玉明,復旦大學人文學者、在網(wǎng)上人氣很高的“愛情專家”梁永安,以及越劇表演藝術家方亞芬等人也到場助陣。不少讀者為了能坐在前排,從中午就頂著烈日排隊。
發(fā)布會現(xiàn)場
看《紅樓夢》受到三大啟蒙:美食、愛情、文學
潘向黎是一位江南才女,她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在一個文學世家,父親潘旭瀾是著名學者、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在父親影響下,潘向黎從10歲出頭就開始讀《紅樓夢》,從此在幾十年的歲月里,多次精讀《紅樓夢》,與之結下生命的不解之緣?!翱础都t樓夢》對我來說,不是讀書,也不是品鑒文學經典,我就是和《紅樓夢》在一起生活,而且生活了40多年。”
嘉賓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
少年時代讀紅樓夢,潘向黎一開始只對里面寫得好吃的感興趣,“飛快翻找書中下次宴會在哪里”。漸漸自己年齡進入青春期,就開始注意寶黛愛情,“琢磨他們兩個的關系到底是好不好。這兩個人好像很好,但又不那么和諧,老是吵,誤解、道歉又和好。很辛苦。而且他們兩個明顯顯示出非對方不可的樣子,這是為什么呢?”讀到此時的潘向黎,《紅樓夢》已經對她從美食啟蒙來到愛情啟蒙的階段?!皬倪@里我就意識到真正的愛不是想象得那么輕松、愉快,不會爭吵、沒有眼淚、生氣?!?/p>
《紅樓夢》里人物眾多。潘向黎曾經一直在想曹雪芹喜歡誰,不喜歡誰。最后她得出的結論是,曹雪芹作為一個小說家,他愛著他筆下的每個人,包括他用筆尖嘲諷、抨擊過的人。因為他理解他們,懷著一個悲憫的心。“曹雪芹又教會了我一點就是,蕓蕓眾生才構成大千世界。做人要心里有他人,千萬不要目中無人。這對我也是很好的一個文學啟蒙。后來我自己動手寫小說。我意識到,一個寫作者如果一直心里只有我我我,那么這樣的文學世界肯定是非常狹窄的?!?/p>
“《人間紅樓》不是我要寫它,而是它一直向我走來”
作為一名當代小說家,潘向黎帶有濃厚的古典氣質。她除了著有《穿心蓮》《白水青菜》《上海愛情浮世繪》等小說作品之外,還出版有《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詩詞十二講》《茶可道》等非虛構作品。
與《紅樓夢》有如此深厚淵源,但潘向黎成為作家之后卻久久沒有寫一本自己讀《紅樓夢》的書,“我經常為了其他寫作題材,把解讀《紅樓夢》的寫作計劃往后推。有點像家里來了賓客,招待順序是給遠道而來的先上茶,讓不常見面的人先入座,關系特別鐵的自家人先等等。但自家人就是自家人,一直在我的靈魂深處?!?/p>
終于有一天,潘向黎內心有一個聲音告訴她:你該寫寫自己讀《紅樓夢》了。她就開始動筆寫?!皬倪@個角度來說,《人間紅樓》這本書不是我要寫它,而是它一直向我走來,我不得不把它寫出來?!?/p>
潘向黎
潘向黎說,自己寫《人間紅樓》期間,家里地上鋪滿了各種版本的《紅樓夢》。臥室里、客廳里,深一腳淺一腳,在它們中間跋涉著去查閱、對照。然后回到電腦前寫作。遇到需要核實的問題,再回到書當中跋涉。之所以這樣查資料,“因為我覺得靠網(wǎng)絡上查資料,是不可靠的。我要在正規(guī)出版的白紙黑字里查,才覺得牢靠。從技術層面來說,這本書的寫作費了很多心血。但是寫作的狀態(tài)一直很開心。”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