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只有一家專業(yè)院團的地方戲,你知道嗎?
2018-10-16 10:44:00 來源: 長江日報


  《嬉蛙》劇照 記者許魏巍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10月13日訊(記者馮愛華 通訊員滑凌云)12日,“戲碼頭·荊楚名團聚江城”系列演出之一、文曲戲《嬉蛙》在武漢劇院連演兩場,與黃梅戲相近的唱腔令江城戲迷倍感熟悉,而其劇情波瀾曲折,歡快處令人捧腹、悲愴處又引人淚下。
  文曲戲初名調(diào)兒戲,和黃梅戲是同宗同源的姊妹戲曲,曾流行于鄂、皖、贛三省的毗鄰數(shù)縣。其聲腔明快流暢,剛毅且不乏柔美,很好體現(xiàn)了處于吳頭楚尾的鄂東地區(qū)戲曲剛?cè)嵯酀娘L(fēng)格。目前文曲戲在武穴市(原廣濟縣)、黃梅縣、蘄春縣、英山縣等仍有流傳,武穴文曲戲研究院是該戲種唯一一個國辦專業(yè)演出團體。
  “文曲戲跟黃梅戲聽起來很像,實際大不一樣。”國家一級演員、《嬉蛙》中蛙女扮演者陸淑芳認為,不同于黃梅戲細膩婉轉(zhuǎn)、偏好抒情的唱腔,文曲戲的唱腔更為跳躍、高低變化多,在表達人物高亢、激憤的情緒時,更具張力與表現(xiàn)力。如劇中蛙女走上刑場時,為了表現(xiàn)蛙女的悲憤、絕決、義無反顧,基本沒有抒情的唱腔,而是大量運用哭四板等曲調(diào),聽起來鏗鏘有力。


  《嬉蛙》劇照 記者許魏巍 攝
  陸淑芳1990年開始學(xué)習(xí)黃梅戲,后劇團改為文曲戲院團,唱熟的黃梅戲要丟掉重新學(xué),她一時間思想上有抵觸,“當時覺得很煩躁”。直到當?shù)匾晃焕纤嚾藢λf,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戲臺,你是土生土長廣濟人,用純正鄉(xiāng)音唱出的那個味兒是別人比不了的。一席話令陸淑芳豁然開朗,她不僅虛心向老藝人學(xué)習(xí),也注意觀察民間文曲戲的演出,吸取精華。近年來,她數(shù)度參演武穴文曲戲研究院推出的《草鞋老太爺》《漁鼓聲聲》等新編原創(chuàng)劇目。
  《嬉蛙》是武穴文曲戲研究院近年新創(chuàng)作的劇目。故事源于清朝光緒年間,蛙女浪跡江湖,嬉蛙為生。太后七十大壽,太平縣令王大人和馬秀才將蛙女帶入宮中嬉蛙。太后看到這一奇特的雜耍,封賞王大人為知府,馬秀才為縣令,并將蛙女賜給馬秀才為妻。冬天,青蛙冬眠,但王大人為了取悅太后,要用溫水泡蛙嬉蛙,遭到蛙女拒絕。馬秀才為高升,利用妻子蛙女純真又幼稚,與王大人合謀一出雙簧戲,逼蛙女就范,上演了一場冬天嬉蛙又嬉妻的悲劇。
  演出中,展現(xiàn)蛙女嬉蛙絕技時,演員扮演的十來只碧綠青蛙滿臺蹦跶,讓人笑到肚子疼;而劇情進行到蛙女跟丈夫絕裂、毅然走上刑場時,悲憤的控訴又令觀眾不禁落淚。蛙女走向刑場,留馬秀才原地怔忡、官帽應(yīng)聲而落,劇情也在此戛然而止。
  【編輯:朱艷琳】
 ?。ㄗ髡撸厚T愛華)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