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享受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王國炎有著太多令人羨慕的“光環(huán)”,甚至堪稱“學術達人”,并擁有不少的“粉絲”。然而,一路升遷一路腐敗,王國炎最終栽倒在南昌航空大學黨委書記“寶座”上,并于近日被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9月23《燕趙都市報》)
在權力的“召喚”下,金錢美色等種種誘惑紛至沓來,大多學術出身的高校領導并不具有天然的免疫力,反而暴露出高校制度漏洞和部分高校領導理想信念缺失等諸多問題。干部“帶病提拔”、“愈壞愈用”、“邊腐邊升”等官場丑惡現(xiàn)象,在少數地方已經成為盡人皆知的“潛規(guī)則”。
從學術帶頭人淪為腐敗“領頭狼”,王國炎的犯罪過程長達14年,在這14年間,王國炎不僅經受住了組織考察、財產申報等一系列外圍挑戰(zhàn),還升遷到更高的領導崗位把持更大的權力。這說明盡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包括王國炎在內的腐敗分子盡管最終沒能逃脫人民的審判,但是誰把這些人推到更高的“位置”上呢?我們必須反思。縱觀被“帶病提拔”的“倒臺”官員,難道就沒有“舉薦者”在“推波助瀾”或者“一言九鼎”嗎?研究表明,在某個“落馬”貪官東窗事發(fā)之前,即使通過各種途徑舉報、信訪,都不能影響一部分貪官的“升官發(fā)財”之路。那么多的官場“雙面人”被帶病提拔,能用一個“把關不嚴”或“失察”解釋得了?
預防“帶病提拔”的根本出路在于用制度防止權力的濫用和異化。一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防止由少數人選干部的現(xiàn)象再次成為現(xiàn)實。二是改進責任追究機制,真正做到“誰推薦誰負責、誰考察誰負責、誰拍板誰負責”的責任追究機制。惟此,權力才不敢放縱,那些在“臺上”功夫了得的“妖魔鬼怪”也終將在“照妖鏡”下“露出狐貍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