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選蓉:每一個公益人都應該是社會活動家
2018-05-01 16:41:11 來源:公益時報

作為一位母親,她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不僅讓重度耳聾的兒子學會了說話,還將他培養(yǎng)成為北京電影學院的副教授。

作為一位老師,她主持擬定了全國聾兒語言訓練教學大綱,編寫了我國第一部聾兒聽力語言訓練康復教材和聾兒家長培訓教材,開創(chuàng)和探索了聾兒社區(qū)康復模式及聾兒早期干預模式。

作為一名政協(xié)委員,她成功地通過提案等方式推動了3月3日“愛耳日”的設立。

1943年出生的她今年已經75歲了,在繼續(xù)推動聾兒康復工作的同時,她又將目光轉向幼兒足球,要以公益力量推動幼兒足球教育的發(fā)展。

\

她是第九、第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友好和平發(fā)展基金會監(jiān)事萬選蓉。

談到怎樣才能推動公益項目的發(fā)展,她表示,社會化對一個項目是特別重要的;要實現社會化,每一個做公益事業(yè)的人都應該是一個社會活動家。

《公益時報》:您為什么要推動幼兒足球的發(fā)展呢?

萬選蓉:幼兒足球并不僅僅是競技,它要和教育結合,關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也關系到我們國家足球發(fā)展的根基,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我對足球原來并不是很熱愛,我的運動素質也不好,但是我覺得對一個民族對一個國家非常重要。

《公益時報》:現在幼兒足球的發(fā)展還處于比較初期的階段,怎樣才能推動這一項目的發(fā)展呢?

萬選蓉:真正落實這個項目的困難還是很多很多的,場地、器械、老師、資金等等,我覺得社會化可能是解決困難的最重要的方法。

讓社會上各方面的人都了解幼兒足球,都能讓孩子們從小參加足球運動,讓他們在足球的玩的過程中接受教育。這樣我們可能會培養(yǎng)出球星,但是也可能培養(yǎng)出科學家——他是愛踢足球的科學家,對不對?我們并不是只培養(yǎng)球星為主。

《公益時報》:怎樣才能實現公益項目的社會化呢?

萬選蓉:公益組織的成員應該是社會活動家,要有能力來說服人們。比如說,企業(yè)家不一定知道這個事情重要,你得讓他們知道這件事情是好的。人家知道這個東西很好,應該做這個事,自然就做了,否則他不會同意的。

所以對于公益事業(yè)來說,我覺得每一個做公益事業(yè)的人都應該是一個社會活動家。

要把把社會的力量攪動起來,讓很多人都來參與,做的過程當中形成一種力量來推動政府。有些東西不是我們能完成的,比如再捐多少錢再有專家學者,政府如果不把幼兒足球作為課程納入到幼兒園是不行的。

但是反過來政府怎么才能納入呢?社會的推動。大家都在做,政府會不納入嗎?

我做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時候,就推動了3月3日愛耳日。我提這個就是讓大家都來做,最終得到政府認同就可以了。

《公益時報》:公益人怎樣才能成為社會活動家呢?

萬選蓉:要積累,要懂得社會學。既然選擇了這個行當,一定要好好學社會學,我家里社會學的書就有很多種版本。社會學這本書要精通了,你就會知道項目怎么落地,不落地你再搞也搞不出來。

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有社會號召力,有組織能力能夠組織大家去做。

要有整合能力,要把各種資源整合起來去做一件事。

當然說也很重要,你沒有口才人家不懂你,你的項目就活不起來。我的口才給我很大的幫助,但是確確實實要去干,不能空談。

《公益時報》:您是在自己的領域取得了一定成就,有一定的資源,本身帶著資源來做公益的,有一些年輕的,加入公益行業(yè)不久,自身沒有太多的資源的公益人應該怎么做?

萬選蓉:每個基金會都會找有資源的人加入基金會,年輕人要踏踏實實地跟有資源的人來學來做。

《公益時報》:從無到有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投入,但年輕的公益人要堅持下來并不容易,往往還面臨著薪酬等一系列問題,您怎么看?

萬選蓉:做公益為什么要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因為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已經是溫飽解決了,考慮自己個人的得失就少。

如果工資沒有什么也沒有,光喊口號是不行的。公益組織肯定要滿足年輕人的需求,讓年輕人安心在這兒工作,但作為年輕人要有理想有抱負。

不能只是為了錢,或者來這兒只是為了吃一口飯,來這兒就是要有理想的。天天想我這錢少,誰誰比我多,這還能愉快嗎?

伊斯蘭教中有個故事講錢是三條腿,人是兩條腿,你永遠追不上。應該讓錢來追你。

作者 | 王勇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