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河南省腫瘤醫(y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河南第643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鄭利昌捐獻了他的“生命種子”。
“都是救人,沒啥不一樣。”作為醫(yī)生的他,將捐獻造血干細胞視為他醫(yī)生事業(yè)的一種延伸。
鄭利昌的同事來醫(yī)院看望他
【捐獻】
接到初步配型成功的電話
他不假思索捐造血干細胞
10月17日上午10點多,在河南省腫瘤醫(y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鄭利昌躺在床上,儀器“滴答”地運轉,不停地運輸“生命種子”。
和一些捐獻者緊張的情緒不同,鄭利昌顯得淡定自若,這和他從醫(yī)的經(jīng)歷密不可分,而他的妻子王曉霞則剛從緊張中緩過勁來。
2015年5月6日,在一次無償獻血過程中,鄭利昌了解并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兩年后,接到初步配型成功的電話后,他不假思索決定捐獻。
“捐造血干細胞有的還叫捐骨髓,一開始家人都不了解。”王曉霞說,鄭利昌耐心解釋,家人半信半疑,“直到今天見到了捐獻過程,發(fā)現(xiàn)和獻血區(qū)別不是很大,這才放了心。”
【視角】
治病救人和捐獻干細胞
在鄭利昌看來殊途同歸
今年38歲的鄭利昌是登封市懷宇堂醫(yī)院的一名兒科醫(yī)生。從醫(yī)十幾年,他每年都堅持無償獻血,家中的獻血證積攢了厚厚一摞。
“都是救人,沒啥不一樣。”鄭利昌笑著對河南商報記者說,在他看來,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一人,和他治病救人殊途同歸。
“我捐獻造血干細胞不圖名不圖利,只是單純想救這個年輕人一命,就這么簡單。”從小受家庭氛圍的熏陶和自己作為一名醫(yī)生的職責,讓他對愛心和救助有了更清晰的定義。鄭利昌為人低調,臨近捐獻,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為其請假,醫(yī)院同事才知道身邊藏著不計較回報的好人。
【感謝】
江蘇患者親筆信
好心人一生平安
鄭利昌此次捐獻造血干細胞,將挽救一位22歲身在江蘇的白血病患者。昨天上午11點多,江蘇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來到了采集室,同時也帶來了一封患者的親筆信。
這封信封上寫著“好心人一生平安”的信中寫道,“感謝您的無私給了我第二個生命!雖然我和您從未謀面,但您已是我的恩人,我的親人。”患者在信中寫道,痊愈后,他將竭盡所能回報社會,幫助他人,傳遞愛心。
昨天上午12點左右,鄭利昌完成了捐獻,帶著希望的造血干細胞也隨即被送往江蘇。
原標題:河南第643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醫(yī)生鄭利昌的“生命種子”將救助22歲白血病患者 我捐獻造血干細胞不圖名利只是想救這個年輕人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