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血液中心的護士正在采血。
新華報業(yè)網(wǎng)訊 最近半個月,南京進入酷暑狀態(tài)。就是在天氣這樣嚴酷的時候,每天下午至晚間九十點鐘,在江寧的祿口、麒麟;雨花臺的岱山、板橋;江北的弘陽廣場等地,你偶然會發(fā)現(xiàn)停在身邊某個廣場的江蘇省血液中心流動采血車。為了保證各醫(yī)院的手術等用血,江蘇省血液中心開出夜班流動采血車,工作人員以及志愿者們“加班加點”,利用一天內(nèi)室外溫度相對低點的下午和晚上時間段招募無償獻血者。“再熱再苦,只要能盡量多地采血,幫助到那些病床上的患者,我們還是感到很快樂的!”
為多采血,流動采血車一周7天全出動
“您好,無償獻血幫助他人,奉獻愛心,看看好嗎?”7月28日下午4點,在江寧殷巷的華潤蘇果超市門前廣場,此時的室外氣溫在35℃以上,江蘇省血液中心的采血護士龐恒香正在向路過的市民發(fā)放獻血宣傳材料,動員大家奉獻一片愛心。沒落山的太陽曬在身上,身穿厚厚的護士服,頭戴帽子、嘴上戴口罩的龐恒香一會就被汗水浸透了里外的衣服,此時她也顧不上這些,跟一個接一個來往的市民宣傳無償獻血。記者也跟著站在太陽下一起招募無償獻血者,一會兒工夫就感到熱得受不了了,T恤前后都被汗水所浸透,就像剛從水里撈上來的一樣。
“您好,以前獻過血嗎?最近夏季用血量大,可以奉獻一下您的愛心嗎?”在廣場另一角,志愿者王子康也在招募無償獻血者。他的臉被曬得通紅,額頭上的汗直往下滴,王子康只能過一會兒用手去抹一下,都沒時間找個毛巾擦一擦,只想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多招募幾個無償獻血者。
龐恒香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為了保證各大醫(yī)院用血,他們中心幾輛流動采血車從周一到周日每天下午都會出來,到離市區(qū)遠一點的地方去采血。“傍晚到晚間,氣溫稍微比白天低一點,出來散步、逛街的市民會多一點。我們就根據(jù)這個時間,出動流動采血車,看來效果還不錯。像殷巷這個點,前一天一共采了10個人,再往前一天采了20個人,而由于學生放假、氣溫高等原因,市區(qū)一些固定點的采血量不多,有的點一天也就幾個人獻血!”
高溫下招募,忙得飯都顧不上吃
龐恒香、王子康在車下面滿頭大汗招募無償獻血者的時候,記者也在一邊進行觀察,不少市民見到遞到手邊的獻血宣傳材料,有的匆匆離去,有的遠遠就擺手,想跟他們多說一句都不可能。“招募無償獻血者首先就得得到他們的理解,對于這其中的困難,我們幾乎天天遇到,各種情況都有。好在我們總是用真心、用真情,跟他們解釋,最終還是表示了理解!”龐恒香稱。
龐恒香給記者講了個自己碰到的故事。有一次,她碰到一位女士陪同丈夫前來獻血。雖然她是陪同丈夫來獻血的,但其本人對無償獻血還是有一些疑問。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我丈夫是無償獻的血,為啥到了醫(yī)院血又要收錢呢?”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人比較多。我就跟她解釋了,獻血過程中血袋、化驗、儲存、運輸?shù)榷际怯谐杀镜模曰颊呤褂眠€是要按規(guī)定支付一定費用的。就像你使用自來水,從江里抽水不用錢,但這中間過濾、消毒、供水有成本,最后還是要收費。她一聽就明白了,說你怎么不早跟我們講啊,要是這樣的話,早就一起來獻血了!”
王子康作為一個新加入的志愿者,幫忙還不到一年,招募無償獻血者的辛勞他早已深有體會。“你像現(xiàn)在這流動采血車開出來了,有時候我們頂著太陽在下面宣傳,一站就是個把小時,流汗什么的都是小事,但到最后可能是幾個人獻血,也可能是幾十個,反正用真心真情就會出好結果!”
不知不覺已經(jīng)到了晚飯時間,龐恒香、王子康根本就顧不上,一直在下面招募無償獻血者,有時龐恒香還要上車子幫助同事采血。“餓了就吃點餅干什么的墊一下肚子,等下班再好好吃一點。不能因為我們自己的事錯過了大家獻愛心啊!”
-特別提醒
有獻血意愿的最好提前做準備
盡管在大家的努力下,最近到流動采血車獻血的市民不少。不過,采血護士李海雯發(fā)現(xiàn),進入夏季后,不合格的血占的比例明顯增多。“昨天下午4點到晚上9點30分,我們這接待了15個人,其中有2個因谷丙轉氨酶高沒法獻血,今天下午4點到下午5點30分,來了6個人,1個因健康不過關被淘汰。”李海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頻頻遇到不合格的獻血者,“他們滿腔熱情地來獻血,結果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獻不成,確實挺可惜的。”李海雯說,不合格最普遍的情況就是轉氨酶高和貧血,轉氨酶高多見于男性,貧血則多見于女性。“夏天睡眠不好、喝酒多等都會造成轉氨酶高;女孩子為了減肥不好好吃飯,過度節(jié)食等會造成貧血。”
“其實只要在有獻血意愿前,好好準備,有些不合格現(xiàn)象是能避免的!”李海雯稱。對此,李海雯也提醒,有獻血意愿的愛心人士最好提前做點準備,如果平時飲食正常的,提前兩三天早點休息,少吃油膩食物;而平時長期大吃大喝慣了的,則要提前一周把飲食進行調整。此外,對于本身就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病的患者,也是不適合獻血的,只有身體健康的人才符合獻血條件。
交匯點·南京晨報記者錢鳴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