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聶士國是呼和浩特鐵路局包頭西車輛段臨河運用車間的一名檢車員,他20年堅持獻血,數(shù)次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在他的帶動下,他的兒子、侄兒、侄女都加入到了獻血行列中。
2月28日上午,記者聯(lián)系到聶士國的時候,他說他兒子下午正要去獻血。聶士國愛人的同學的媽媽病了,每天需要輸400CC血漿。市中心血站血液庫存量不多,聶士國的兒子和老人的血型一樣,準備去給老人獻血。
20年前第一次獻血,他萌生了獻血救人的念頭
談起第一次獻血的經歷,聶士國告訴記者:“1997年的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路過盟影劇院廣場時,看見停著一輛獻血車,就上了車。車上的采血工作人員介紹,獻血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一聽獻血對身體有這么多好處,我就擼起袖子獻了。那時年輕,沒有那么多想法,也沒有想過當獻血模范。”沒過幾天,他接到市中心血站的電話,得知自己的血液已被用于治病救人。他深深地體會到獻血的社會價值,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獻血救人的念頭像一粒種子,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從那時起,每年兩次捐獻血液成為聶士國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便再忙,只要到了獻血的時間,他就會到停在影劇院廣場的獻血車上捐獻血液。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參與生理止血、促進血塊收縮和維持血管內皮的完整性。我市采集血小板工作開展后,聶士國毫不猶豫地加入到了捐獻機采血小板的行列中。
只要有人需要,他第一時間捐獻全血和血小板
機采血小板,一次就得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而且,血小板保存時間短,需要隨采隨用,捐獻血小板的人也得隨叫隨到。多年來,聶士國只有一次在接到市中心血站的電話后,因為實在走不開沒去捐獻。其余時間都是只要血站需要,他就第一時間趕到市中心血站捐獻血小板,一個月一次。
檢車員實行倒班制,為了避免義務獻血影響自己的工作,聶士國經常是下了夜班吃好早飯,就急急忙忙趕往市中心血站,回家后再好好睡上一覺,從未因獻血而向單位請過一天假。
如果市中心血站打電話時正好他休息,就更方便了。“我家離血站近,步走幾分鐘就到了。”聶士國說。每年正月初六七,只要接到血站的電話,他就和平時一樣,立刻趕到血站捐獻。
2012年9月20日深夜,熟睡的聶士國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原來,市醫(yī)院有一位老人急需1個治療量的機采血小板,而市中心血站血液庫存量不足,問他能否幫忙。聶士國急忙趕到市中心血站,捐獻了1個治療量的機采血小板,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2016年6月2日,市醫(yī)院一位白血病患者急需A型血小板。接到市中心血站的求助電話后,聶士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獻血結束后,患者家屬拿出5000元錢表達謝意,被他婉言拒絕了。
多年來,聶士國共獻全血25次;機采血小板86次,累計97個治療量。為了讓血液達標,他平時十分注意飲食和作息時間,堅持鍛煉身體,每天早晨跑步10公里。
為什么這么多年堅持捐獻血小板?聶士國的話很樸實:“需要血小板的,多數(shù)是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你想哇,得了這些病,家里人多著急!咱們能幫就幫吧!”
在他的帶動下,好朋友也成了“獻血達人”
聶士國還是個樂于助人的熱心人。一位工友患了尿毒癥,花盡了家里的積蓄,沒能力供女兒上學。得知這個情況后,聶士國第一時間趕到醫(yī)院探望,并給工友留下200塊錢?;貋砗?,他又動員其他工友捐款,解了患病工友的燃眉之急。
2015年12月的一個夜里,聶士國下班回家途中看見一輛汽車把一位老人撞倒后逃逸,便趕緊將老人送到醫(yī)院,受到了老人家屬和醫(yī)務人員的一致好評。
聶士國是“巴彥淖爾市義工之家”的志愿者,在這個愛心團體里,他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一起義務宣傳無償獻血常識,一起堅持獻血。在血站開展的重要活動中,總能看到他們忙前忙后的身影。在搞好獻血宣傳工作的同時,聶士國還經常和隊友去敬老院做義工、到扶貧地給困難群眾捐款捐物。20年來,聶士國志愿服務時間達1000多個小時。
聶士國獻血的事情在單位傳開之后,身邊多了一些追隨者。工作之余,他就給大家普及獻血常識。在他的帶動下,許多工友加入到獻愛心隊伍中。他的好朋友、檢車員袁景春8年累計獻血10200毫升。
20年來,聶士國獻血總量達32600毫升,是目前我市捐獻機采血小板數(shù)量最多的人。他先后獲得諸多獻血獎項:1997~2008年度獲巴彥淖爾市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2009~2011年度獲巴彥淖爾市無償獻血特別奉獻獎,2008~2013年度連續(xù)三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2014~2015年度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眾多榮譽,真實地記錄著他20年來的獻血經歷。
2015年,聶士國入圍“中國好人”評選活動。他無償獻血的事跡感動著人們,他的愛心像一顆明星,閃爍著人性善良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