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武漢自愿無償獻血人次數全國第一點贊
2017-01-04 18:03:36 來源:長江日報

剛剛過去的一年,武漢共有4.142萬人次參加成分獻血,捐獻了5.4553萬治療劑量的血小板,挽救了5萬余名患者的生命,自愿無償成分獻血人次數全國第一。

新的一年到來,許多武漢人選擇用幫助別人的方式迎來新年第一天。元旦,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室里人頭攢動,短短4個小時,就有300余名志愿者從四面八方趕來捐獻熱血。對于獻血者本人和社會而言,這是既特別又有意義的迎新方式。

如果不是耐心觀察,可能就忽略了這些普通的人、平凡的愛。如果沒有這組統(tǒng)計數據,我們只知道無償獻血的人很多,卻不知道原來普及到如此程度。生活在這樣的城市,周圍有這么多善良可敬的人,以默默無聞的方式幫助著他人,真的會有一種非常溫暖的感覺。

做好事的人不愿意高調,社會卻不能對他們失去回應。雖然憧憬道德美感是人之天性,但表現在日常交流中,總會看到很多人對道德善舉羞于夸贊,對樂于助人、雷鋒精神抱著戲謔油滑的態(tài)度,這種現象及其透露的虛無主義情緒非常令人反感。好人好事就應該得到贊美,不吝筆墨傳播弘揚這些正能量,默默無聞的善舉就能成為一種真實的力量,促進著社會風尚變得更好。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些言論對惡行談寬容,對違法犯罪的人談還原人生軌跡,對扭曲的價值談社會深層次原因,反而對普通人踐行的善舉表現得哈欠連天。一個社會的輿論環(huán)境,如果對道德表現得鈍感,很多人寧愿“做好事不留名”,有的是追求更高的境界,有的也是因為不好意思,怕被那些以惡搞、丑化為時尚的人視為異類。

對真善美的判斷,不僅僅是人人心中都有一桿秤的“心照不宣”,這更是一個需要不斷辨明是非和糾偏的過程。既然是好事,就沒有理由藏著掖著,對于那些真實的凡人善舉,就應當將其傳播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我們需要看到那些真實的光明與溫暖,在鮮明的褒揚中強化向上向善的價值,鼓舞更多人追求美好的品質,堂堂正正享受尊重與贊譽,樹立起正確牢固的價值觀。

對善與美的向往,是每個人心中真實的渴求,表達這種情感,不應當有什么心理壓力與包袱,也不需要有任何顧慮。不要吝惜和保留對美好的贊揚,讓每一個做好事的人感受到愉快與光榮,只有充分展示出美好的正能量,才能激勵和啟發(fā)全社會的熱情,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作者:李杏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