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的孔子,在你我身邊
2024-09-28 16:15:00 來源: 大眾日報

□ 周學澤

今天,全球各地的人,會聚曲阜,與孔子進行跨越千年的對話。

這里有來自日本、韓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傳統(tǒng)儒家文化圈的各界人士,也有來自德國等世界各國的漢學專家。

時間已過2500多年,孔子為何依然散發(fā)國際吸引力?

———從2500年前走來,孔子身上有溝通世界各國人心的和諧力量。

孔子思想以“仁”為核心,重視“和”,他身上有人性的溫暖和柔光。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鬃雍腿寮覍W說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行為規(guī)范,來自對現(xiàn)實生活的總結(jié),是美好生活所需要的秩序規(guī)則。

放眼世界,全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2500多個民族,五六千種語言,這是文明多樣性的客觀呈現(xiàn)。多樣性客觀存在,差異性也客觀存在。沒有多樣性和差異性,就沒有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多樣性和差異性,可以因不同而互補,也會因為不同而產(chǎn)生矛盾。這就需要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智慧。

———從2500年前走來,孔子身上有促進世界教育發(fā)展的師表魅力。

孔子被人稱作“萬世師表”,其中“師”是師范,“表”是表率??鬃拥慕逃枷牒徒逃绞接泻芏嚅_創(chuàng)性貢獻,其為師之道仍然具有現(xiàn)代意義。

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首創(chuàng)私學,廣收門徒。

孔子以仁愛為本,其“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而時習之”“德育為先”“學思結(jié)合”“重視自我反省”等理念,至今為教育界推崇。

———從2500年前走來,孔子全面修身是今天人才培養(yǎng)的好樣板。

孔子文武兼?zhèn)?,素養(yǎng)全面,他對個人綜合素質(zhì)的重視,對今天人才培養(yǎng)具有指向性。

文化節(jié)期間,在致遠堂、知新堂有“六藝”新模式體驗,這是對孔子“六藝”綜合素養(yǎng)的觀摩學習??鬃又亍拔摹?,也重“武”,他習“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用今天的話說,是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從2500年前走來,孔子有天下和平發(fā)展的抱負。

眼界決定境界,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學說,以天下眼光和思維觀察世界。《禮記·禮運》講“天下為公”“天下大同”,這對于今天世界和平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jié)主題演出《大同之道》,啟動“禮樂天下”孔子文化國際傳播,以“擊鼓鳴志”將祝文推向高潮,一鼓:立志修身;再鼓:學而不厭;三鼓:見賢思齊。鼓勵學生從此好學上進,明志遠行。這正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層次感,修身最后的落腳點是“遠行”。

重視修身的儒學,不是一種單純的道德哲學。格物致知也好,修身齊家也好,最后落腳點都是治國平天下。儒家的核心概念是小康、大同、天下為公、治國平天下。

由上觀之,孔子無論是修身,還是“仁”“和”的思想,都有“國家視野”和“天下觀”,傾注著對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等重大問題的關(guān)切。

孔子以特有的魅力“穿越”到今天。

今天,孔子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