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佛像、森林、巖石……這些中國元素場景,讓《黑神話:悟空》的取景地火爆出圈,掀起打卡新潮。其中包括了石家莊井陘蒼巖山福慶寺。
其實石家莊還有很多風景名勝值得打卡
【正定隆興寺】
“京外名剎之首”
有“京外名剎之首”美譽的隆興寺,始建于隋開皇六年(586年)。寺內(nèi)六處文物堪稱全國之最。
寺內(nèi)有造型奇特、國內(nèi)現(xiàn)存唯一一座北宋時期“十字”造型建筑——摩尼殿,可謂中國古代殿堂建筑孤例。
摩尼殿后面,假山中間的五彩懸塑觀音像,被魯迅先生盛贊其為“東方美神”。
寺內(nèi)有我國現(xiàn)存時代最早的轉(zhuǎn)輪藏,是建筑歷史、科學、藝術(shù)價值融于一體的完美詮釋!
高21.3米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為現(xiàn)存中國古代最高大的銅鑄立佛。
最精美銅鑄毗盧佛,在高不到7米的佛像上,層層疊疊、錯落有致鑄有1072尊小佛,設(shè)計獨特精美,堪稱國寶。
記載該寺建立過程的“龍藏寺碑”,在中國書法史上被譽為“隋碑第一”。
【趙州橋】
天下第一橋上“一眼千年”
石家莊趙縣,洨河水上,始建于隋代的趙州橋歷時1400多年。
趙州橋,是世界現(xiàn)存最早、跨度最大的單孔圓弧敞肩石拱橋。因其建筑結(jié)構(gòu)獨特,設(shè)計合乎科學原理,橋體雄偉壯觀,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橋”。
趙州橋造型藝術(shù)優(yōu)美,石雕藝術(shù)精湛。橋身上有58個龍雕,氣勢恢宏。
1961年趙州橋入選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3年11月,趙州橋景區(qū)免費向公眾開放。穿行趙州橋上,一眼千年。
【秦皇古驛道】
比羅馬古道早了100年
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古道聞名遐邇。而位于井陘的這條秦皇古驛道,據(jù)考證,至少比羅馬古道早建成100年。
作為溝通燕趙、秦晉之間的官道,始于秦始皇。此道保留了原始的秦時馳道,路面上可看到古時車輪碾軋而成的一尺多深的車轍印跡,成為“車同軌,書同文”的歷史見證。
東西向橫貫太行的秦皇古驛道,素有“燕晉通衢”之稱。與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并稱為“三大古道”。這條長約百里的古驛道,是目前中國僅存的、最古老的古代陸路交通道路實物。
【新樂伏羲臺】
尋根問祖三皇首
新樂有“羲皇圣里”之稱。伏羲臺,被認為是三皇之首伏羲氏,成長生活的見證。
古人筑臺,可觀四方,又有祭祀追思以承上啟下的文化延伸。
伏羲臺,在當?shù)匾脖环Q為人祖廟。
這座經(jīng)歷代重修的建筑,由三層臺羅疊而成,其中部分建筑梁架,系元代或元代以前遺物。
在伏羲臺附近,陸續(xù)出土的文物及此處地層、地貌證明,它是新石器時期的遺址。
歷經(jīng)千年傳承,如今的伏羲臺,已成為當?shù)刂匾奈穆镁包c和華人尋根問祖地之一。
【瑜伽山摩崖造像】
隱匿深山千年
石家莊市平山縣,太行山脈東麓余脈的瑜伽山,有距今1600多年的摩崖造像群,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瑜伽山現(xiàn)存摩崖造像3處,共雕有大小佛像74尊,神態(tài)各異。
始建于唐末的彌勒閣內(nèi),高8米的彌勒坐佛是河北省現(xiàn)存最大的摩崖造像,大佛面部雕刻細膩豐頤圓潤有佳。
佛爺腦,現(xiàn)存造像44尊,構(gòu)成河北省規(guī)模最大的宋代摩崖造像群。
天然洞穴菩薩洞內(nèi),石壁鑿有45厘米高的坐佛、立佛18尊,觀音、文殊、普賢坐像3尊,姿態(tài)各異。
瑜伽山摩崖造像隱匿深山千年,幽靜深遠。
【嶂石巖】
“點睛”八百里太行勝景
這里是太行山脈最雄險、最靈秀的地段之一。
石家莊西南的贊皇縣境內(nèi)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嶂石巖,是太行山森林公園精華所在。
這里有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有晴天飛雨、銀瀑落湖的水景;有嶂巖三疊、九女峰;有一線天、三秀峽、大天梯等自然景觀。
丹崖長墻連續(xù)不斷、階梯狀陡崖貫穿全境。以嶂石巖命名的嶂石巖地貌,和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并稱為中國三大旅游砂巖地貌。
“丹崖、碧嶺、奇峰、幽谷”,這里是國家地質(zhì)公園、“天然氧吧”嶂石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