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菲援助重在從外交和國內實際情況出發(fā)
2013-11-27 23:27:56 來源:

【環(huán)球時報綜合報道】菲律賓的救災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但一些西方媒體在報道災情時卻有些“分神”,將注意力轉移到中國對菲律賓的救災援助上,質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10萬美元援助是不是太少。除了拿美英等國千萬級別的援助跟中國比來比去,有的外媒甚至引申得更遠:中國是否能承擔起作為崛起中的全球大國的責任?與西方媒體的調子大不一樣,中國網絡上更多是反對援助菲律賓的聲音。

環(huán)球網13日就“你是否支持向菲律賓提供更多援助”進行了網上調查,截至當日晚, 5000多名參與者中91.8%的人選擇“不支持”,選擇“支持”的僅為8.2%。路透社也表示,中國新浪微博上的評論壓倒性地反對給菲律賓提供援助?!度A爾街日報》稱,中國政府似乎在平衡作為亞洲大國的國際義務和國內反對援助菲律賓的關切,特別是中國國內也有許多人受到這次臺風的影響。

同樣因援助問題出現矛盾情緒的還有中國臺灣。據臺媒報道,除臺當局援助20萬美元,臺灣紅十字會也捐出3萬美元,并提供帳篷300頂、毛毯3000條、口糧8000多包等物資,由臺軍C-130運輸機運抵菲律賓宿霧機場。臺灣《聯合報》13日以“援不援菲?網友論戰(zhàn),扯上‘廣大興’”為題稱,“海燕”重創(chuàng)菲律賓,臺灣國際勞工協(xié)會發(fā)起捐助物資行動。不過,有部分網友留言譴責菲律賓今年早些時候射殺臺灣“廣大興”號漁船上的漁民,要大家不要援助,引發(fā)網絡論戰(zhàn)。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吳心伯13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表示,應該從多個角度看待中國對菲律賓救災的援助。政府對菲律賓進行援助考慮到了中菲兩國當前的關系以及中國民眾的感受。中國民眾對菲律賓近年在南海問題上一再挑釁確實很反感,在援助問題上出現矛盾情緒是人之常情。

【環(huán)球時報駐菲律賓、美國、法國特約記者 志剛  李勇  楊明 環(huán)球時報記者 盧長銀】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