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6月8日訊(記者周滿珍 通訊員李霞)8日,“鑲嵌中國——馬賽克藝術邀請展”全國巡展首站在武漢美術館啟幕。通過69位參展藝術家的巧思妙想,借由先進的鑲嵌工藝,馬賽克從裝飾建材華麗變身為藝術品。
本次巡展策展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齊喆介紹,之所將武漢作為全國巡展第一站,一是武漢身處長江流域,素有瑰麗、奇崛的楚文化藝術傳統(tǒng),這與馬賽克藝術的物性之美,一脈相承;二是新時期以來,武漢涌現(xiàn)出了以唐小禾為代表的一批優(yōu)秀壁畫家,他們可以推進馬賽克鑲嵌在中國當代壁畫與公共藝術空間的應用。
現(xiàn)場展出了唐小禾的馬賽克作品《共和共和》,其中孫中山的全身立像來自其為中山艦博物館創(chuàng)作的三聯(lián)油畫《一代名艦中山艦》。據(jù)透露,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唐小禾毅然兩度重做,最后一稿才完美實現(xiàn)了從油畫材料到玻璃馬賽克材料的轉換,評論家認為這幅作品完全可以媲美歐美頂級水平。
展覽中尺幅最大的作品《鳳兮凰兮》長達8米,來自唐小禾的夫人程犁。齊喆透露,九頭鳳鳥的原型源自荊州出土的楚文化絲綢圖樣,這幅洋溢著楚文化風格的作品,當年在廣州展出時,迅速成為網紅,觀眾爭相與之合影。在畫面中數(shù)九頭鳥,找鳳凰衛(wèi)視“鳳回轉”標志,成為觀眾的大愛。
此外,唐小禾之子唐暉的作品《奈良鹿》也出現(xiàn)在展覽里。本土藝術家一門三杰同臺亮相,也成為本次展覽的一段佳話。
唐小禾表示,中國在夏商時期就有使用鑲嵌的傳統(tǒng),主要用于金、玉、石類鑲嵌工藝。馬賽克鑲嵌材料色彩晶瑩、斑斕,拼貼在一起,能產生特殊的美感,加上它防水、防潮,耐受力極強,西方從古希臘時代起,就將其廣泛運用于壁畫和公共建筑中。“隨著中國現(xiàn)代城市的建設發(fā)展,馬賽克不應該僅作為建材存在,更可以廣泛進入公共藝術空間。”
據(jù)悉,此次展覽將持續(xù)至6月18日,觀眾可前往武漢美術館免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