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我們新聞熱線反映,在相城一個村莊里,潛藏了一個加工豬皮的黑作坊,而且加工的原料都是從菜場收來的垃圾肉,真有這樣的事情么?
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在相城區(qū)的方埝村,記者找到了一幢2層樓高的民房,院子里還晾著一些豬皮。
走進房子的大廳,只見一名黑衣女子正在忙著切肉,在她面前的木板上,堆滿了一袋袋的碎肉,一股腥臭的味道撲鼻而來。更加令人作嘔的是,這些碎肉上面爬滿了蒼蠅,不過,黑衣女子似乎對面前四處飛舞的蒼蠅已經習以為常。
黑衣女子所說的生意,就是從菜場里回收這樣的垃圾肉,回到家后,再精挑細選,分門別類,一塊帶皮的碎肉在這名黑衣女子的手中,先剔除碎肉,然后再刮掉粘膩的一層豬油,刀法嫻熟老練,一堆發(fā)臭的垃圾肉,最終被她分解成了不同等級的碎肉,豬皮和熬制豬油的殘渣,一丁點都不浪費,穿過大廳,后院有一個熬制豬肉的灶臺,旁邊則是放著一排冰柜的倉庫。
一排冰柜里擺滿了豬皮和碎肉,黑衣女子坦言,這些已經有些變質的垃圾肉,經過她的處理分類,賣相最好的肉就被送到了包子鋪去做肉餡。
根據物價部門的最新統(tǒng)計,市場上的豬肉,均價每斤已經超過了15元。不過,在倉庫里,一種黑色塑料袋里包裹著的發(fā)紅的碎肉價格更加便宜,只要2塊錢一斤,而這種最差的肉則是被送給了專門加工肉圓的商家。
除了碎肉,被黑衣女子分割好的豬皮,則分別被丟在像是泔水桶一樣發(fā)黑的塑料桶內。
黑衣女子說,炸好的肉皮價格為22塊錢一斤,而品相不好的豬皮,除了送往包子店做皮凍餡料,還會被用來加工羊糕,售價2到3元一斤。
為了推銷店里的肉皮,黑衣女子還從倉庫里取出一袋成品,向記者推薦拿回去紅燒。在后院滿是油污的灶臺旁,還擺著一個個塑料油桶,里面裝的正是,用垃圾肉殘渣熬制的豬油。
黑衣女子坦言,這些垃圾肉都是他們低價,從望亭農貿市場等多個菜場收過來的,記者在望亭農貿市場也發(fā)現,不少肉販的攤位上,都有專門存放垃圾肉的塑料筐。
對于用這些垃圾肉加工包子,商販們并不諱言,還向記者傳授里面的門道。菜場商販說,這個肉只要這1塊錢,一般是用來做包子,加點其它的肉一起絞碎了做,有人經常會來收的。
事實上,所謂的垃圾肉就是槽頭肉,是指豬頭與軀干連接部位的頸脖肉,這個部位氣管、血管比較多,而且還有淋巴結,不少細菌、病毒進入了豬體內并被淋巴腺等免疫器官所抑制,即使高溫處理,毒素也難以徹底清除,對人體有害。
專家表示,人過量食用槽頭肉后,大量的甲狀腺激素將擾亂人體正常的內分泌活動,人體正常的生理代謝也將受到干擾,嚴重者出現各種中毒癥狀,可致死亡。我國《生豬屠宰操作規(guī)程》規(guī)定,對屠宰后的豬必須割除槽頭,完成這些操作規(guī)程后,專業(yè)人士再對豬肉檢驗,合格才加蓋印章。
那么,做了二十多年的生意,如此大量的垃圾肉究竟是從何而來,又究竟流向了何處呢?記者在跟蹤調查中,又有了新的發(fā)現。
記者走訪發(fā)現,這幢民房所在的方埝村趙家里,大部分的房屋已經拆遷,少有人居住。這幢房子旁邊的小路也是一條斷頭路,平時很少有車輛出入,位置可以說非常隱蔽。有村民向記者透露,加工肉皮的夫妻倆,平時并不住在這里。
中午12點,記者發(fā)現有一輛面包車停在了肉皮加工點的院子里,據村民指認,這輛正是作坊老板陳某用來進貨送貨的金杯面包車。記者一路跟蹤發(fā)現,車主陳某在新滸花園,還有一個倉庫,并且有進貨的面包車上門取貨。次日凌晨3點,記者發(fā)現,這輛面包車出現在東橋農貿市場一家平價肉店前。
只見面包車旁的地下堆了幾扇肉,走過就有一股刺鼻的腥臭味兒,打開車門的面包車,可以隱約看到,里面是堆滿了豬肉,不過,平價肉店的老板似乎對陳某送的豬肉不太滿意,有幾扇肉,即便陳某要價8塊錢,肉店老板也不愿收。
事實上,根據市物價局價格監(jiān)測中心公布的數據,9月22日到24日,豬肉均價已經達到了每斤15.49元。此后,陳某拉著剩下的豬肉,又先后出現在了東橋農貿市場、望亭農貿市場、新滸農貿市場、華陽農貿市場等多個農貿市場。從凌晨3點到凌晨6點,車里的豬肉也越來越少,而一圈豬肉送完后,陳某又開著車子返回了東橋的平價豬肉店,這次除了收取貨款,他還取走了店內部分垃圾肉,此后,他又先后驅車相繼趕往幾個農貿市場,原本一車豬肉,這會兒已經漸漸堆了不少回收的垃圾肉。
特工記者已經將摸底情況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反映,執(zhí)法部門已經著手調查,更多最新消息敬請關注《社會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