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近氣溫回升較快,詩城街頭流動水果攤一下多了起來,尤其在早晚高峰時間段,不少流動攤販打著“水果便宜賣”的幌子向路過市民吆喝售賣。殊不知,部分流動攤販暗地里在電子秤上做“手腳”,水果雖便宜了,但購買的市民并沒得到真正實惠。最近,就有市民向本報“市民心聲連線”欄目反映了自己被“坑”遭遇。這些被“坑”市民希望借助本報提醒廣大市民在街頭流動水果攤購買水果時一定長個心眼。
市民遭遇:流動水果攤電子秤藏貓膩一個西瓜竟少1斤多
4月7日上午,市民羅女士撥打本報熱線講述了自己最近在街頭一處流動水果攤遭遇缺斤少兩的情況。
羅女士告訴記者,4月7日是清明小長假的最后一天,當天她和家人乘坐公交前往節(jié)慶廣場游玩,在準備乘坐返程公交車時,看到節(jié)慶廣場附近有四五處流動三輪車的水果攤,加上小孩當時直嚷著想吃西瓜,于是就在其中一處流動水果攤購買了一個西瓜。
“攤販是位中年女性,對我們也很熱情,還主動讓我們嘗了一片已經(jīng)切好的西瓜,聲稱不甜不熟不要錢。”羅女士說,西瓜是4塊錢一斤,當時她還告訴女攤販一定要稱夠斤兩,攤販也是非??隙ǖ卣f絕對不會少斤兩的。羅女士隨后在攤販的協(xié)助下,挑選了一個相對較大的西瓜并放在電子秤上稱重,上面的數(shù)字顯示:3.9kg;金額31.2元。攤販最后也只收了羅女士30元?;氐郊液?,羅女士想到家中正好有一個便攜式電子秤,便用這電子秤稱了一下還未來得及剖開的西瓜,令她沒想到是,原本3.9kg的西瓜在眼前變成了3.1kg,足足少了0.8kg,這讓羅女士感到十分生氣。“8兩的西瓜當成1斤來賣,這也差得太離譜了。”羅女士特意給本報打來電話,希望她的遭遇能引以為戒。
記者調(diào)查:部分流動水果攤存在缺斤少兩
4月8日上午,記者在市區(qū)街頭對部分流動水果攤進行實地調(diào)查和體驗。“水果便宜賣了,西瓜四塊五一斤,芒果十塊錢兩斤。”當天10點10分左右,記者在湖南東路上的一處流動水果攤前聽到這樣的吆喝聲。攤位不算大,一輛貨車車廂上整齊擺放著西瓜、芒果、桔子、菠蘿、香蕉等水果,一位中年男子坐在攤位旁邊。記者隨即挑了1個西瓜,讓老板稱了一下。“老板,這西瓜包熟包甜吧?”記者問道。老板回答:“放心好了,西瓜包熟包甜,不熟不甜不要錢”。老板一邊向記者承諾一邊把西瓜放在電子秤上稱重,顯示:4.4kg、39.6元。記者不放心地問:“秤沒問題吧?”老板自信地回答:“放心好了,我這秤足斤足兩。”最后老板向記者收取了39元錢。
11點左右,記者又來到健康路上的一處流動水果攤。“香蕉多少錢一斤?”女攤販答道:“兩塊五一斤,這香蕉是進口的,比超市賣的便宜點,要不要來(買)點?”在得到記者肯定回答后,女攤販便挑了一串香蕉放在電子秤上進行稱重。電子秤顯示屏顯示:4.2kg、21元。女攤販最后向記者收取了20元。
11點30分左右,記者又來到馬鞍山火車站公交調(diào)車場附近的一處流動水果攤購買了桔子。攤販聲稱,桔子6塊錢一斤,也比外面賣得便宜。電子秤顯示:1.4kg、16.8元。攤販最后向記者收取了16.5元。
記者隨后帶著上述三份水果來到佳山農(nóng)貿(mào)市場公平秤處進行了復稱。結果讓人大吃一驚,流動攤販口口聲聲說“足斤足兩”的西瓜在佳山農(nóng)貿(mào)市場公平秤上卻顯示僅有3.9kg,較之前少了0.5kg,而香蕉和桔子分別少了0.4kg和0.15k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三處流動水果攤均存在缺斤少兩情況。
流動水果攤監(jiān)管難度大市民購買需謹慎
據(jù)了解,不少市民遭遇過或聽說過街頭流動水果攤存在缺斤少兩的情況,但大多數(shù)市民選擇忍氣吞聲,自認倒霉。
當天下午,記者從雨山區(qū)城管執(zhí)法局了解到,街頭流動攤點在城管的取締范圍之內(nèi),但因流動性大,監(jiān)管難度也很大。不少流動攤點與城管人員打起“游擊戰(zhàn)”。
針對維權問題,雨山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市場秩序監(jiān)管室工作人員也表示,因為攤點流動性大,一旦出現(xiàn)缺斤少兩等問題,消費者很難再找到攤點,其次這種攤點絕大多數(shù)都沒有在工商部門登記,交易時也沒有相關單據(jù),市民遇到糾紛可能無法投訴。工作人員在此提醒廣大市民,平常在街頭流動水果攤購買水果時,不妨將自己的手機放在電子秤上稱一下重量,等買完水果后再把手機放電子秤上稱一下,以此快速斷定電子秤是否被人動過手腳,“不過,手機自身的重量,市民最好提前有所了解。”工作人員稱,消費者購買水果盡量不到流動攤上購買,雖然他們的價格可能比超市和大型水果店便宜,但遇到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的情況,消費者很難維權。“一旦遭遇此類糾紛,市民可撥打12315進行舉報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