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你點我檢”走進進口食品店 執(zhí)法人員傳授選購進口食品門道
2017-11-17 12:34:00 來源:金華新聞網
  上月底,本報《市民問政》欄目關注進口食品安全問題,邀請金華市場監(jiān)管、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負責人做客新聞直播間,共同探討如何把牢進口食品質量安全關。
  近日,金華市市場監(jiān)管局“你點我檢”行動專門聚焦進口食品,邀請部分市民對市區(qū)在售的進口食品進行隨機抽檢,并出具相關檢驗報告。記者對前期走訪的一些進口食品店也進行了回訪。
  市民代表隨機抽檢進口食品
  “不僅是我家孩子,朋友圈里很多寶媽也會給小孩買這個牌子的嬰兒餅干吃,我選這個抽檢。”在市場監(jiān)管部門執(zhí)法人員陪同下,市民代表毛女士選中一款德國喜寶公司出產的小麥嬰兒餅干進行抽檢。
  上月《市民問政》欄目結束后,市市場監(jiān)管局將11月“你點我檢”行動抽檢對象確定為進口食品,邀請部分市民代表參與。收集消費者建議后,執(zhí)法人員首先到位于市區(qū)金華商城內的雅布力兒童用品店進行相關檢查,并請市民代表對部分進口食品進行隨機抽檢。
  從嬰幼兒食品到各類用品,雅布力店內一應俱全,這些產品既有進口的,也有國產的。執(zhí)法人員檢查了店內進口食品的出入境檢驗檢疫證明,同時審查了經銷商的主體資格,證照是否齊全。對于具體的進口產品,執(zhí)法人員重點查看有無加貼中文標識,中文標簽是否符合中國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
  檢查中,執(zhí)法人員發(fā)現一款牛初乳粉產品被放在嬰幼兒區(qū)銷售。“按照相關規(guī)定,3周歲以下不得食用牛初乳粉,產品放在嬰幼兒區(qū)出售,且無相關情況說明,容易誤導消費者。”執(zhí)法人員說。
  在執(zhí)法人員進行相關檢查的同時,市民代表確定了一些自己常買以及身邊朋友也經常選購的進口產品作為抽檢對象,所選產品多為嬰幼兒奶粉和輔食類的進口產品。
  “奶粉是備受家長關注的一個產品,我選擇了幾款不同分段的奶粉進行抽檢。”市民代表仲女士說。在消費者指定的進口奶粉抽檢清單中,有來自愛爾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諾優(yōu)能)、法國的益生元幼兒配方奶粉等。同時,市民代表也選擇了幾款國產奶粉進行抽檢。“我收看了金華日報關于進口食品安全的市民問政全媒體直播節(jié)目,看到監(jiān)管部門人員對于國產奶粉的質量很有自信,也鼓勵消費者購買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國產品牌的奶粉,所以也想挑選幾款國產奶粉進行抽檢。”仲女士說。
  另一名市民代表毛女士的孩子現在7個多月,是開始添加輔食的階段,她選了部分輔食類進口產品作為檢測對象。“平時,我會給孩子選購一些米粉、果泥作為輔食。”她說,自己在日常消費中多是通過網絡渠道、朋友介紹來決定輔食產品的品牌,“聽說我被選為消費者代表抽檢進口食品,寶媽圈里的朋友把她們常買的產品都報給我,所以這次來參與抽檢,我也是帶著‘任務’來的。”毛女士抽檢的進口食品有美國亨氏的乳清蛋白營養(yǎng)奶米粉,美國嘉寶的草莓蘋果味星星泡芙,德國喜寶的小麥嬰兒餅干,日本播州株式會社的多彩蔬菜嬰兒面條,德國的愛思貝嬰幼兒有機斯佩爾特小麥粉等。
  隨后,在執(zhí)法人員帶領下,市民代表還在市區(qū)愛米購跨境商品店、千物洋堂超市、孩子王兒童用品有限公司金華萬達廣場店對部分進口食品進行了抽檢,共計30個批次。
  30批次抽檢產品全部合格
  昨日,記者從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獲悉,由市民代表指定抽檢的30個批次產品已出具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此次送樣過來進行檢測的多為嬰幼兒奶粉和一些輔食類產品。” 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院長尤衛(wèi)民說,對于奶粉、乳粉等產品,檢測人員著重對蛋白質、脂肪、鉛、總砷、三聚氰胺、黃曲霉毒素等指標進行檢測;對于輔食類產品,著重檢測了致病菌、鉛、無機砷、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沙門氏菌等指標。
  本次抽檢的30個批次產品,進口產品和國產產品大約對半開,從全部合格的檢測結果來看,市區(qū)范圍在進口食品來源渠道、品質管控方面的監(jiān)管比較到位。
  市市場監(jiān)管局食品生產監(jiān)管處處長李康峰說,從此次檢測結果看,國產產品的各項指標均符合相關規(guī)定,消費者應該看到國產嬰幼兒食品也有質量保證。同時,這些產品在開發(fā)上是從國人體質出發(fā),相對于進口產品來說,肯定更加適合中國寶寶的體質,市民要對自主品牌的嬰幼兒產品有信心。
  學會辨別進口食品中的“李鬼”
  前期,金華市市場監(jiān)管、海關和檢驗檢疫三部門聯合,對市區(qū)部分售賣進口母嬰食品的實體店進行過一次聯合檢查,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市市場監(jiān)管局食品藥品監(jiān)察稽查支隊執(zhí)法人員說,主要存在3個方面問題,一是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包裝標識不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二是部分食品包裝外面沒有任何中文標簽說明書,三是部分來自日本的預包裝食品涉及疫區(qū)核輻射食品。對于上述存在不規(guī)范行為的進口食品,執(zhí)法人員采取了扣押的行政強制措施,并對涉嫌違法的行為正在作進一步調查和取證。
  記者在前期調查中也發(fā)現一些問題,如實體店進口食品價格懸殊,一些實為低價的國產食品,張冠李戴冒充進口食品,還有就是進口食品網購渠道魚龍混雜,消費者購買到假冒劣質產品后維權困難。
  在市區(qū)一家臨街進口食品店,很多涼果類、堅果類食品打著“美國”“泰國”“新西蘭”等旗號銷售。然而仔細查看標簽,卻發(fā)現這些產品多數產地為中國內地。此類國產食品混充進口食品的情況,實際上是由國內廠商進行包裝和經銷的策略,包裝上有一些外文,但是也有詳細的中文標注和生產地址,此類產品應屬于國產商品,卻被擺在進口食品貨架上當進口食品賣。當被問及這些產品是否屬于進口食品時,該店銷售人員如此解釋:“有的食品是在國內生產,但生產配方或者原材料是國外的,所以也應當做進口食品出售。”
  據了解,國內市場上出售的“進口食品”大致歸為3類:第一類是產地在國外,由國內經銷商粘貼中文標識并在國內銷售,外包裝沒有國內的衛(wèi)生許可證號;第二類是原料由國外廠家生產,國內廠商進行包裝和經銷,包裝上對產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較詳細的標注,有國內的衛(wèi)生許可證號;第三類是包裝上以外文為主,由國內的廠家進行分裝,沒有國內的衛(wèi)生許可證號。這其中,只有第一類是真正意義上的進口食品,第二類屬于國產食品,第三類則無法確定,可能是進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貨,消費者要學會辨別,莫因貪圖便宜而吃虧。
  “如今,市區(qū)各大型商超和一些專營進口產品的實體店都設有進口食品專區(qū),里面陳列的產品種類繁多,基本能夠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需求,建議市民多通過這些渠道購買。”市市場監(jiān)管局執(zhí)法人員說。
  現在,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代購食品廣告刷屏。“我從朋友那里買過加拿大蜂蜜,味道也一般,但食品包裝全是英文,自己也看不懂,誰知道是真是假。”市民周女士說。同樣,市民李先生認為海淘、代購的食品質量很難有保障。他說,有些國家和地區(qū)的食品生產企業(yè)可能并不符合我國法規(guī)所要求的生產環(huán)境和條件,如果貿然購買食用,很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市市場監(jiān)管局執(zhí)法人員說,在網絡或微信朋友圈做代購進口食品的人,大部分是代理,很有可能賣家自己也不確定產品的貨源和質量是否有保證。“同時,網上代購境外進口食品一旦產生糾紛,不僅維權流程長,而且舉證、快遞產品都很麻煩,維權的成本會相當高。”執(zhí)法人員表示,一些含有不明成分的進口食品通過海淘、代購等方式流入國內,這類食品中往往含有國內不常見的成分,有些成分甚至缺乏相應的中文譯名。根據相關國標規(guī)定,若某種成分屬于國內未經批準使用的成分,進口商需向衛(wèi)生部門申請該成分為“新資源食品”,經衛(wèi)生部門審批通過后方可添加使用。這也無形中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系數。
  買進口食品當心這些貓膩
  執(zhí)法人員說,一些不法商家為了牟利,會在“進口食品”上玩貓膩,值得消費者注意。
  手法一:故意將“到期日”標示為“生產日期”。國內一些食品經銷商會從境外進口已過期食品。這些食品原包裝的底部通常噴印著日期,并且原包裝上會用外文標明“到期日見底部”之類的字樣。進口商采用“偷梁換柱”的手法,用加貼的中文標簽遮蓋外文的“到期日見底部”字樣,并在中文標簽中將原噴印的到期日標為“生產日期”。
  手法二:未經檢驗檢疫而私自進口到境內。根據《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每一批次的進口食品都必須由經過備案登記的國內經銷商向我國進出口檢驗檢疫部門辦理入關手續(xù),經檢驗檢疫合格后頒發(fā)衛(wèi)生證書,并加貼經過備案的中文標簽,方可入境銷售。而實際操作中,部分進口食品整批次未加貼中文標簽,經銷商也未能提供該批次產品的衛(wèi)生證書。此外,因疫情、食品安全事件等,質檢總局可以發(fā)布公告或禁令停止從特定地區(qū)進口特定食品。而不少商家在禁令實施期間私自從境外進口違禁食品(或原材料)并出售。
  手法三:未辦理生產許可卻擅自加工食品。對于某些裸裝食品的包裝(如巧克力)需申領生產許可證,但部分進口商為了更好地銷售產品,進口裸裝食品(含有運輸包裝)后,在不具備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將進口食品包裝或簡單加工為預包裝食品進行銷售。在分裝過程中,分裝場所的溫濕度、整潔狀況、污染物防控情況以及消毒設備等條件均直接影響了分裝后食品食用的安全性。
  對此,執(zhí)法人員提醒消費者可以通過觀包裝、查證件、看條形碼、驗信息等4招進行進口食品真?zhèn)舞b別。
  一看包裝上是否有中文標簽。標簽內容不僅要與外文內容完全相同,還必須包括以下幾項內容:食品名稱、配料成分、凈含量和固體物含量,原產國家或地區(qū),商品生產日期、保質期、貯藏指南,制造、包裝、分裝或經銷單位的名稱和地址,以及在我國國內的總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等。
  二看是否貼有激光防偽的“CIQ”標志。“CIQ”是“中國檢驗檢疫”的縮寫,該防偽標志是從2000年開始對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食品統一加貼的。如無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開具的“CIQ”標志,消費者有權向經銷商索要查看“進口食品衛(wèi)生證書”。
  三看產品條形碼。編碼具有唯一性,它要求一個商品項目、一家廠商或一個國家(地區(qū))只有一個代碼,當商品項目、廠商、國家(地區(qū))已經確定,就永不改變。而且,商品條形碼中的一組數字還要組合國家(地區(qū))、廠商和商品,這種商品項目代碼就可保證商品的代碼標識在一個國家(地區(qū))乃至世界范圍內都是特定和唯一的。例如,前綴碼為“84”的是西班牙生產,“000-019、030-039、060-139”的是美國生產,“690-695”的為中國內地生產,“94”的是新西蘭生產、“45-49”的是日本生產。因此,消費者在選購進口食品時,應拒絕購買不具有條形碼的食品。
  四看經銷商有無進口食品衛(wèi)生證書。該證書是檢驗檢疫部門對進口食品檢驗檢疫合格后簽發(fā)的。證書上應注明進口食品包括生產批號在內的詳細信息。只有貨證相符,才能證明該食品是真正合法進口的。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