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李林牧 姜嬋媛 胡玲
“崴個腳沒想到會這么嚴重,以后我一定會充分熱身再運動……”9月20日,籃球少年小齊(化名)躺在武漢市普仁醫(yī)院手足顯微外科/小兒骨科病房里,對這次打籃球不慎受傷的遭遇感到非常懊悔。
13歲的小齊有著遠超同齡人的高大身材,身高1.85米,體重更是達到了100公斤。在9月12日晚的一場籃球賽中,小齊在一次起跳爭搶球落地時不幸扭傷了左腳踝,當即劇痛難忍,左踝無法自主活動、站立及行走。家屬立即將小齊送往武漢市普仁醫(yī)院急診科就診。
CT檢查結果提示,小齊的左脛骨下端干骺端粉碎性骨折,左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左踝關節(jié)半脫位。由于傷勢嚴重,需要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小齊隨即被轉入該院手足顯微外科/小兒骨科。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體仍在發(fā)育中,較大的體重會給骨骼帶來很大負擔。而且籃球運動比較激烈,孩子的運動技巧和自我保護意識往往不足,頻繁地跳躍、急停和身體對抗尤其是在沒有充分熱身的情況下,很容易使骨骼不堪重負而發(fā)生骨折。這個孩子骨折斷端已明顯移位并頂壓于皮膚表面,局部皮膚張力顯著增高。同時,骨折部位遠端肢體的末梢感覺,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減退,若不及時處理,大約在兩至三天內,受骨折斷端頂壓影響區(qū)域的軟組織可能會因缺血而發(fā)生壞死?!蔽錆h市普仁醫(yī)院手足顯微外科/小兒骨科主治醫(yī)師楊瓊表示。
CT檢查結果提示患者骨折斷端明顯移位(圖源:武漢市普仁醫(yī)院)
武漢市普仁醫(yī)院手足顯微外科/小兒骨科醫(yī)護團隊迅速為小齊制定了詳細完善的手術方案。9月14日上午,醫(yī)生在椎管內麻醉下為小齊進行了左脛骨骨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左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醫(yī)生在小齊的左小腿和踝關節(jié)處進行精確切口,復位移位的骨骺,精確拼接骨折碎片,用內固定材料妥善固定確保骨折部位穩(wěn)定,以促進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復。手術不到一小時就順利完成。術后,小齊患處的腫脹逐漸消退,疼痛明顯改善,恢復情況良好,不久后便可順利出院。
武漢市普仁醫(yī)院手足顯微外科/小兒骨科主任彭漢書提醒,對于身高較高、體重較大的青少年,在運動時需格外注意。運動前務必做好充分熱身,如進行全身拉伸、關節(jié)活動等,時間不少于15分鐘,提升身體柔韌性與靈活性,降低受傷風險。此外,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與強度至關重要,鑒于體重因素,可減少高強度對抗性運動的頻率,選擇游泳、騎自行車等對關節(jié)壓力較小的運動,若參與籃球運動,應避免過度激烈對抗并控制時間。同時,配備合適的運動裝備,如具有良好支撐和減震功能的運動鞋以及護膝、護腕等防護用具。此外,要時刻關注身體發(fā)出的信號。一旦出現(xiàn)疼痛、不適或疲勞感,應立即停止運動,避免強行堅持而導致更嚴重的損傷。
更多資訊請掃碼加入新聞骨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