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晏雯
通訊員 王敏 張全錄
20多年的老肺病無法擺脫,一根連著胸腔的引流管成了36歲漢川男子小吳揮之不去的“尾巴”。近日,武漢市肺科醫(yī)院的胸外科專家,為其找到了肺病的真兇,并通過手術成功幫助小吳擺脫了引流管。9月3日,小吳康復出院。
2003年,15歲的小吳因肺部感染,分別于當年和次年在某地兩家大型三甲醫(yī)院接受開胸手術。術后,舊病灶未能消除,新病灶不斷出現(xiàn)并蔓延,導致胸腔積液不斷,為排除積液,小吳就放置了引流管,斷斷續(xù)續(xù)持續(xù)了20年?!耙鞴堋痹谏恚o小吳帶來了各種不便,也給他留下了陰影。
去年,小吳肺上病情加重,首次就診于武漢市肺科醫(yī)院。胸外科主任戴希勇得知小吳的經(jīng)歷后,組織專家團隊進行討論,仔細查看了其CT影像和相關檢查,最終發(fā)現(xiàn)了端倪。
“這胸腔里,不僅有積液,還有氣體!”胸外科副主任劉小玉說。這提示患者存在支氣管胸膜瘺的風險。也就是說,支氣管末端可能有破潰,露出肺表面,讓氣體進入胸腔,這些氣體,將進一步壓縮肺的活動空間。
另外,專家還認為,患者20多年來,病灶遲遲得不到控制,可能是特殊的細菌或真菌感染所致,這一點需要進一步明確。
因為小吳的病情較重,手術需要分兩次進行,首次手術采用的是單孔胸腔鏡微創(chuàng)技術。術中,副主任劉小玉、醫(yī)生申磊為小吳右肺上的膿腫進行引流、清理。另外,醫(yī)生還根據(jù)CT影像和術前推斷,在小吳的右肺上地毯式搜尋,最終找到了一個微小破潰的支氣管瘺口。術中病理檢查也顯示,小吳肺上感染的真兇是結核桿菌。這也是20多年來,常規(guī)用藥無效的原因。
這次手術后,又經(jīng)過近一年的抗結核用藥,上周小吳在武漢市肺科醫(yī)院接受了第二次手術。這次手術的目的是在結核病得到治療后,清除結核性膿胸留下的纖維板,這個纖維板,就像一個椰子殼一樣,包裹著肺,讓肺的伸縮空間受到極大限制。
手術很順利,術后一周,原先被擠壓得僅剩20%的右肺,重新復張到80%。醫(yī)生申磊說,再過一些時日,右肺還能夠進一步舒展,恢復到90%基本沒有問題。
右肺失而復得,還甩掉了噩夢般的“引流管”。出院前,小吳感慨,如果20年前遇見你們,或許人生大不同。醫(yī)生說,肺舒展開了,人生的精彩也將隨之打開,有健康在,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