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武漢人睡得不太好,睡前刷手機是一大誘因
2019-04-02 21:09:02 來源:漢網

長江日報融媒體4月2日訊(記者孫珺)日前,全國衛(wèi)生產業(yè)企業(yè)管理協會、睡眠產業(yè)協會、丁香醫(yī)生、知萌咨詢聯合喜臨門床墊等專業(yè)機構在漢發(fā)布《2019喜臨門中國睡眠指數報告》及武漢版,報告從睡眠活力充沛度、心理干擾承受力、睡眠環(huán)境適應度、科學睡眠認知程度四大維度19個指標出發(fā),覆蓋北京、上海、深圳及武漢等13個典型城市的全景數據,深度挖掘睡眠深層問題。其中,六成武漢人睡得不太好。從過早到夜宵,武漢人多為晚睡早起的蜂鳥性睡眠。

50后最快入睡,60后最愛午休

70后最愛睡前看書

今年的睡眠報告研究發(fā)現,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社會競爭加劇、生活節(jié)奏加快,睡眠成了中堅力量們的一大“心病”。

報告研究發(fā)現,全國而言,不同代際之間的睡眠狀況各不相同,50后最快入睡,60最愛午休,70后最愛睡前看書,80后最愛失眠,90后睡的最晚,00后賴床最久。越是年輕睡眠越是紊亂,越是年長睡眠越有規(guī)律。

武漢人睡前刷手機占比57.1%

報告顯示,21.5%的武漢人睡在“不眠區(qū)”,19.5%的武漢人睡在“煩躁區(qū)”,20.5%的睡在苦澀區(qū),24%的睡在舒適區(qū),14.5%睡在綠色甜美區(qū),也就是說,有六成的武漢人睡得不太好。

調查還顯示,武漢人在工作日入睡時間較晚,其中1:00-2:59是入睡高峰期,占比高達58.5%;武漢人工作日起床也較早,其中在5:00-6:59為起床高峰期,占比49.5%。武漢是典型的晚睡早起蜂鳥型睡眠城市。

不過,武漢人喜歡午休和補覺。武漢人午休時間在31-45分鐘占比達51.2%,其中,不同代際午休時長各不相同,整體午休時長為35分鐘。

被稱為“充電俠”的武漢人在工作和睡眠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會優(yōu)先選擇去工作,這部分人占比19.8%。

結束完忙碌的工作,武漢人睡前刷手機占比57.1%;各個不同年齡的人睡覺前活動也不同。武漢的00后,睡前玩手機刷短視頻,90、80后刷微博、微信,70后刷公眾號,60后網絡社交聊天,50后看、聽新聞。

刷完手機進入夢鄉(xiāng)的武漢人,睡姿多為彈跳式睡姿,占比22.5%,而這種睡姿的特征是外表沉靜內在狂野。數字雖然有趣,但也從側面反映了手機或成武漢人睡眠質量差的最大元兇。

武漢人常見的脊椎問題是“坐骨神經痛”   

睡眠不足容易造成許多問題,比如記憶力變差、體型走樣,頸椎不好,腰肌乏力、皮膚變差等等。調查顯示,54%的失眠人群存在脊椎問題,而武漢人民最常見的脊椎問題就是“坐骨神經痛”。據喜臨門品牌中心負責人陳曉冬透露,雖然有35.9%的國人意識到了因長期睡不好會造成脊椎不適,但是鮮有人知道不同睡姿,也會使脊椎承受不同的壓力。雖然仰臥是脊椎承壓最小的睡姿,但是仍有67.4%的國人更習慣于側躺睡。

鏈接:

連續(xù)7年睡眠報告發(fā)現了什么?

據悉,該《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連續(xù)發(fā)布了7年。前六年都發(fā)現了國人 怎樣的睡眠秘密?

2013:1/4的中國人睡眠不及格,而且越往南越差

2014:從職業(yè)性來說,兩極分化很嚴重,媒體從業(yè)者最差

2015:移動互聯網時代疊加資本市場動蕩,睡眠問題愈加嚴重

2016:智能化元年,睡眠的心理治療開始受到重視

2017:睡眠與城市經濟其實沒多大關系,只是間接變量

2018:生理優(yōu)勢?年輕人的睡眠比我們想象中的都差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